专家白癜风朱文晖:习近平外交特点“以我为主展现自信”
凤凰卫视3月20日《时事开讲》播出: 朱文晖:习近平外交特点 以我为主展现自信 ,以下为文字实录:姜声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展开他成为国家主席以来第一次的外访,首选第一站就是俄罗斯,习近平表示,中俄互为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战略协作伙伴,两国的关系在各自的外交全局和对外*策当中都占据相当优先的地位,不过大家别忘了在出访之前,习近平在两会结束之后,会见的第一位外国访客是美国的财长,也是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特首雅各布 卢,究竟中国与谁形成最重要和最主要的双边关系,在这边我们请导播出图,来看看我们这边做的一个民调,其实大部分将近一半的朋友都认为还是以中美的关系最主要双边关系,其次就是俄罗斯占27.1%,很有意思的就是朝鲜占7.1%,居然是超过了金砖国家、东盟、欧盟、韩国,其他国家可以说第三个主要的双边关系。在这边请朱先生为我们来做一个分析。您对于这一次习近平的出访首选第一站选俄罗斯,您个人有什么样的看法。另外,雅各布 卢他的到访,他作为财长,但又作为特使他的到来又有什么样的关注点?朱文晖:其实在这个习李体制形成以后,现在大家都在说到底它是一个什么样的分工,因为总的来说中国的格局是总书记他管大局,管外交,管国防,管安全,管*事,总理是管经济,当然还有其他的,有反腐败的、长远的分工,有管*建的,等等的。所以现在大家都很关心整个外交的战略,外交观是什么样的,其实从去年年底的*治局的集体学习,到这次我觉得是比较清晰的展现习近平的外交特点,我总结为叫做 以我为主,展现自信 ,他谈到中国有三个自信,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现在在外交方面也展现出一种自信来。为什么说有这么一种自信,就是说他一开局就开的非常好,我感觉有点像回到邓小平时期的情况,邓小平时期其实中国的国力并不强,但是邓小平凭着他的非常好的一个个人魅力和对整个大局,大盘子的判断,你可以看到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所以当时是有这么一种情况,那么从现在这个情况来看,首先就是中俄和中美两大关系怎么摆,我们现在谈很多,然后第二个就是全方位的外交到底怎么展开,然后中国在不断上升的国际地位和经济实力的这种趋势下边,和其他国家又是一种什么关系。其实这些问题既是现实的问题,又是理论问题,还决定领导人的优先顺序,出访或者外事工作的优先顺序。从整个情况来看,首先我们看到局势一定下来之后,美国方面对中美关系表现出一个高度的重视。所以我们就看到他派了总统特使,他是财*部长,但他首先是总统的特使,雅各布 卢他以前不要忘记,他是总统的办公厅主任,是和总统最接近的人,虽然他可能对中国不是很熟,不像以前两位财长那么熟,但他是对总统是最忠诚的人。姜声扬:第一为什么派财长不派防长,或者是更应该是国务卿。朱文晖:对,这个就有所讲究了。因为以前在克林顿时期他来中国访问的时候,他有意识的当时就要加强中美关系,因为当时中美关系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将近十年期的一个低谷,所以他就没有选择去日本,那么后来回去被国内的保守派骂的狗血喷头,而且他最后做出一个评论,一个平衡,所以我们后来其实发现以后的安排,就是国务卿过来,尤其更加不用说是国防部的,因为中美之间在*事上还有很多的战略互相不信任,不要说战略信任,基本上还处在不信任阶段。所以他的国务卿和国防部长过来,他一定要去他的盟友那边去露一面,不管怎么样,不管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就是看到克里上台之后宣布他要出访,他是中日韩三国一块儿,但是大家都知道他的重心可能还是放在中国。姜声扬:但是先去日本。朱文晖:不管怎么样先去后去都无所谓,但是一定得去那两个地方,加上现在有特殊的情况,朝鲜半岛的危机。但是财*部长来就没有这些问题,财*部长因为和中国谈比如说经贸问题,谈投资的问题等等,更多带来的是总统对中国新上任的国家元首的个人的问候和表示要对中美关系在新的这几年的发展的这种高度的期望,所以其实我们也看到他来了之后,会有其他的人,比如说可能基辛格,其他的这些人,也会来,包括共和*,因为基辛格代表工*派,其他比如说鲍尔森他会不会来,他们用什么方式来,就是建构在新的时期,中美关系的走向。所以其实中国还没走出门,就已经先赢了一仗了,这一仗我想一方面对中美关系有正面的,但是很重要是给日本人看,就是越过你日本,你日本不要跟我闹来闹去,你其实在中美关系大跃动,你是一个二流的角色,非常清楚,就是这么一个定位。但是我们说要撬动中美关系的,要靠俄罗斯中俄的关系,所以我特别注意到你刚才谈的,习近平对中俄关系的定位,叫做互为最主要、最重要的战略协作伙伴,他不是之一。美国人谈中美关系,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日本谈也是之一,但是我们这里边没有之一。然后这里面除了这个定位之外还有两件事情要特别关注的,一个就是他谈到要密切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和配合,坚定的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维护二战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这句话我就想发挥一下,二战之后的国际秩序我们和苏联特别强调,是牵制日本的,这句话主要也是给日本听的,日本是想维持一个什么样的国际秩序?是想维持冷战期间形成的国际秩序,去对抗苏联,前期对抗中国,后来是中美还有日对抗苏联,是想维持那个。但是那两个都是以前的秩序,实际上要在这两个秩序上去构建一个第三,就是新时期的国际秩序。所以中国不可能是维护那个冷战期间那种在领土纠纷上的国际秩序,所以我们要再往前一点,形成一个新时期的国际秩序。所以这个就让中俄在投向未来一个共同的,一个战略的外交官,但这个其实针对的是美日那种冷战秩序。那么这个秩序要靠什么来维持,我们一会儿会谈到,可能要靠和金砖国家的机制,新时期的其他机制来维持。在中俄之外,其实又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我们在战略上,正如那天李克强总理在会上谈到的,说战略互信没有关系,就是没有什么问题了,我们要实际上要拿出一些成果来。比如说去年他特别谈到是882亿美元的经贸额,比如说2015年是不是到1500亿。然后很重要的就是中俄之间的石油、天然气的问题,能不能得到一个解决。其实这个问题上就要看俄罗斯了,如果说你看准了这个方向,而且中国以后是一个长期潜在庞大的买家,实际上他给中国一些好处不用在谈判问题上那么斤斤计较,比如说天然气的价格或者怎么样,就跟输油管道一样,他可以有效的减少对欧洲特别是经过东欧的输油管道,对欧洲天然气和外汇收入的这种依赖程度。所以,我觉得这些方面,中国已经把这个球抛出去了,就是说具体的实质的效果还得看俄罗斯怎么回应,是不是也送一份礼给中国。因为习近平去出访,本来就送了一份礼给普京,因为普京毕竟还是国内外也有一些,特别再回炉之后他有一些压力,习近平去访问,是给他一个很好的一个大礼。就是本身他去访问就表明中国给他送了礼,但是他是不是回报中国一下,我觉得这个也是值得我们在未来几天中俄的互动当中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