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阳从小就开始放牛,一直到了二十多岁还在放牛,他没有亲人,也不爱说话,但他很聪明。
这一年的春天来得很晚,春分过了还是冷飕飕的。金阳照常赶着几户人家合养的牛去堤坡上吃草。他知道这些牛都是别人的财产,如果出了什么事情,他就要负责任。所以他一直很小心,不让牛跑丢或者受伤。
吃了半天草的牛都饱了,金阳就准备带着它们回家。在路上,他发现有几头牛围在一起叫个不停。他走过去一看,原来地上躺着一个人。
那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脸色惨白,浑身冒汗,看起来很痛苦。他对金阳和牛的围观都没有反应,只是不停的抽搐。
金阳见了这样的情景,怎么能不管呢?他连忙蹲下来问那个男人怎么回事。男人勉强睁开眼睛看了看他,想要说话却说不出来,只是喘着粗气。
金阳想了想,就把男人抱到一头牛上,赶紧回到村里。然后又背着男人去找郎中。
可是郎中一看,就摇头说没救了,这个男人内伤很重,药也治不好。还劝金阳别管闲事,把这个男人送回原来的地方去。
金阳听了很难过,这个男人跟他差不多大,本该是壮年之时,怎么就遭了这样的罪?可是如果再把他扔回堤坡上去,那不是等于害死他吗?
金阳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把男人背回自己家里。
路上有些人看到他背着一个陌生人,就开玩笑说他又捡到一个了?有些人是真心关心他,有些人则是嘲笑讽刺他。金阳从不跟这些人计较,只是默默的走自己的路。
到了家里后,金阳给男人端来热汤水,想要喂给他喝。可是男人根本喝不下去,喉咙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他全身发冷发抖,像是快要死去了。
金阳看着这个样子,心里很揪心,却也无能为力。
就在这时候,门外传来脚步声和说话声。一个粗犷的男声和一个柔和的女声正在聊天。两个人边说边推开门进来。一看到屋里的情形,都惊讶的停住了脚步,不明白的看着金阳。
他们一个是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一个是两次守寡的寡妇。刽子手名叫魏子豪,手持利刃,从不留情。寡妇名叫陶牡丹,身世凄惨,人称灾星。他们都是社会上的边缘人,被人避之不及,谁也不敢惹他们。
可是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他们常常帮助那些无依无靠的穷苦百姓。他们的好友金阳就是一个心善之人,他虽然自己也很贫困,但总是尽力救济别人。这一天,他们带着一些钱去看望金阳,却发现他家里多了一个陌生人。
“这是怎么回事?他是谁啊?”
那个男人躺在床上,浑身是血,似乎受了重伤。金阳向他们解释了一下,原来这个人是他在路上捡回来的,不知道什么来头。陶牡丹听了心疼不已,她也曾经经历过丧亲之痛。魏子豪也同情起来,他虽然杀人如麻,但也有自己的原则。
那个人看着他们三个人,眼神中充满了感激和绝望。他想说话却说不出来,只能用胳膊指着金阳家的灶台。
饿了?想吃东西?陶牡丹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她走过去拿了一根木柴,在灶台上找了一块空地。
“你想写什么?”
那个人点点头,接过木柴,在灶台上用力划了几个字。然后他就再也没有力气了,眼睛慢慢闭上。
金阳和魏子豪看着灶台上的字迷惑不解,他们都是文盲,认不得字。
陶牡丹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还能认出几个字来。她凑过去一看,发现写的是十三个字:羊城,姜安邦,玉佩,马海,谢永梅。
“你是羊城人吗?姜安邦是谁?马海和谢永梅又是谁?”
她问着那个人,却发现他已经停止了呼吸。她惊呼一声,金阳和魏子豪也赶紧过来查看。果然那个人已经死了。
金阳悲痛欲绝,陶牡丹默默流泪。这样一个年轻有为的汉子,就这样走了。他到底有什么秘密?为什么要写下这十三个字?
在魏子豪和金阳的共同商议下,他们决定动用魏子豪的积蓄,为那位意外丧命的汉子购置了一副棺材,将他安葬在此地。
丧事处理完毕,夜色已深,陶牡丹也不顾忌世俗的眼光,与他们一同前往金阳的家。
金阳的家简陋至极,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个灶台,连歇息的凳子都是用泥巴堆成的。这种生活环境让魏子豪不禁感叹,生活不易。
“魏大哥,你看出他写的那些字是什么意思了吗?我觉得他是从羊城来的,那几个名字应该是他自己和他的亲人的名字。”金阳疑惑道,“他是想让我们去羊城通知他的家人吧。”
魏子豪点了点头,表示同意金阳的观点。这个汉子死得太过凄凉,他的家人可能还在等待他的归来。
金阳深思熟虑一会儿后,突然坚定的说道:“要不我去羊城吧,帮他找找家人。如果找到了,我就把这里的情况告诉他们;如果找不到,那也只能怪他命该如此。如果他的家人愿意,让他们自己决定是将他接回去还是让他永远留在这里。”
魏子豪和陶牡丹没有说话,只是互相对视了一眼。去羊城?这么做到底对不对?前路漫漫,该如何走下去?路上的吃住又该如何解决?到达羊城后,要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他的家人,这谈何容易?
然而,他们都明白金阳的固执性格,一旦决定的事情,无人能阻止他。
魏子豪只能无奈的笑了笑,尽量平复内心的担忧。他拍了拍金阳的肩膀,然后把身上所有的钱都交给了他。
金阳接过钱,没有丝毫犹豫和拖沓,立即动身出发。魏子豪看着他消失在夜色中,无奈的笑了笑,这个人,真是敢拼啊。他赶紧去跟那些雇他放牛的人解释情况,让他们暂时找人替代他。
就这样,金阳只带着两件换洗衣物踏上了寻人之旅。魏子豪和陶牡丹则各自回家。
在家中再贫穷,也有个温暖的地方可以栖身。出门在外却要面对无尽的艰辛。金阳启程时只有少得可怜的钱财,还是魏子豪和陶牡丹资助的。这点钱财根本不足以支撑他走到羊城。
旅途中,他随意寻找地方歇脚,有时甚至露宿街头。饥饿时,他只能寻找便宜的食物来充饥。一路上他饱受各种困苦。
终于有一天,他来到了一条河边。河对岸就是羊城,如果乘船过去很快就能到达。但是乘船需要花钱。
他在附近询问了一番,得知下方有一座桥可以过河,但要绕很远的路。而且天空阴沉沉的,仿佛即将降下倾盆大雨。
金阳的手探向他的钱袋,心中涌起一阵不安。这一路的开支让他倍感压力,他的钱几乎快要见底了。他面临两个选择:要么绕道而行,要么付出额外的费用乘船。他选择了前者,因为他明白,即便到了羊城,他还需要寻找线索,这可能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他沿着河流往下游方向行走了十几里,天空逐渐蒙上了一层阴霾。不久,一场大雨倾盆而下。这场雨显得异常猛烈,本该是春天的绵绵细雨却如同夏日的暴雨一般。
如果是夏日暴雨,他可以顶着雨继续赶路,反正也不怕闷热。然而,这是在春天,微凉的空气中弥漫着雨水,他必须寻找一处可以避雨的地方。
这时,河边的一艘小船映入他的眼帘,船只停在离岸一丈多远的地方。他正要寻找其他可以避雨的地方,船帘的一角被掀开,一个美丽的女子探出头来,她在风雨中拼命的挥手,似乎在向他呼救。
那女子看上去焦急万分,却无法出声,只是用手势示意他过去。
金阳瞅了瞅船与岸之间的距离,然后摇了摇头以表拒绝。距离太远,他若要上船就必须涉水,而且他也不清楚船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果他贸然行动,可能会引来更大的麻烦。再说,他现在一心只想赶路,无意去插手别人的事情。
然而,那女子越发急切的挥手,甚至把整个头都探出来了。
就在此时,一只手臂从帘子后面伸出来,抓住了那女子的肩膀,把她拉回了船里。帘子也随即垂下。
这是怎么回事?那女子是被人控制了吗?刚才她是在向我求救吗?
金阳心中一紧,觉得自己不能对此视而不见。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他作为一个男人,怎能对一个美丽女子受欺负而无动于衷呢?他当即紧了紧身上的衣服,准备跳进水里。
“你要是上那船就死定了。”
身后突然传来一个冷冷的声音,吓了金阳一跳。他回过头来,透过雨幕,他看到岸边有一个土坡,在水涨时被冲刷成了一个小山包。有一个老头躲在山包下面避雨。
这个老头为什么这么说呢?
老头对着金阳摇了摇头:“小伙子,别管那船上的事了,快点走吧。我在这里躲雨已经有一会儿了,刚才那女人想要跳下水逃跑,结果被人拉回去了。显然,她是被人强行带上船的。你一个路人,何必去管这种事呢?不怕惹火烧身吗?”
金阳聆听着老汉的话语,心中不禁掀起波澜。难道那船上的绝色佳人真的落入了歹人之手?这顿时引发了他的好奇心,他决定揭开这个谜团一探究竟。
老汉眼见无法劝阻他,只能无奈的摇摇头,不敢再多说什么,怕引火烧身。他匆匆走进雨中,另外寻找一处安全的避雨之地。
金阳毫不在意老汉的劝告,他跃入河中,仅让一个头顶显露在外,他悄悄的向那小船游去。
瓢泼大雨让船上的人全部躲进了船舱,无人注意到河中隐约有人靠近。
金阳游到船边时,并没有立刻上船,因为他无法确定船上的状况,也无法了解船上的人数。如果有强盗之类的在船上,那么他独自一人上去无疑是自投罗网。
正思考着如何探查船上的状况时,小船突然启动了,金阳连忙紧握船身,随着小船向河心方向驶去。
冷冽的雨水无情的击打着他的脸庞,河水又冰又湿,金阳还未游多远,便感到手指尖发麻。他心想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得找个机会登船才行,说不准能找到藏身之地。
正当这时,小船突然停了下来。金阳抬头看去,瞬间吓得周身寒毛竖起。原来这小船并没有按照原路行进,而是驶向了岸边的一片芦苇荡。
这片芦苇荡异常茂密,小船在芦苇中穿行,最后停在了中央。
金阳疑惑不解,他不明白船上的人们为何选择在此处停下,是不是有什么秘密任务要进行?
不久,几个彪形大汉押着一个貌美如花的妇人下了船,而在芦苇荡深处,似乎还有人在等待着他们。金阳从水中探出头来,发现芦苇荡中竟然已经搭建起了一座简陋的棚子。那些汉子把妇人绑起来扔进了棚子里。
“姜夫人,你别害怕。我们只是想要点钱而已。只要你丈夫给了钱,我们就放你走。现在你就乖乖的呆在这里吧。”
妇人并没有被堵住嘴巴,她哭喊着说:“我丈夫已经出事了,他哪里还有什么钱给你们?你们放过我吧,求求你们放过我吧。”
那些汉子并不理睬她的哭诉,只是对看守棚子的人说:“好好看着她。记住了啊。不能碰她一根头发。也不能让她受到任何侮辱。不然你就死定了。”
看守的人连连答应,小船随即调头离开。
金阳趁机在水里悄悄的游到了棚子附近,只露出一只鼻子,神不知鬼不觉的观察着棚子的情况。
他发现芦苇荡里的水并不深,有些地方甚至可以看见底部,只有在涨水的时候才会淹没。在一块空地上放了一块大木板,木板上用芦苇搭建了一个棚子。那妇人就被关在棚子里,而看守的人则坐在棚子外面。
金阳等了一会儿,看到看守的人拿出一壶酒开始喝,他心中一动,决定采取行动。
金阳一把从水中冲出,狠狠的给了看守一拳。
看守吃痛松开了手,金阳趁机抓住姜夫人的手臂,将她拉到木板之上。
他并不想伤害看守,毕竟这个人也是被逼无奈的,但他不能让他伤害姜夫人。于是他将看守拖到木板边缘,让他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
他转身向姜夫人安慰道:“夫人,不必害怕,我是来救你的。”
然后他弯下腰,解开了姜夫人身上的绳索,扶着她从芦苇丛中走出来。两人都被水淋湿,身上沾满了泥土,显得十分落魄。
姜夫人冻得瑟瑟发抖,金阳看了看自己的包袱,里面的衣服也都被湿透了。他自己也觉得寒冷刺骨,但还算能忍受。
金阳说道:“夫人,多亏你遇见了我。我要去羊城找人,你若愿意,我们同行。”姜夫人说:“好的,谢谢你,到了羊城,我会给你一笔重金作为谢礼。”
天空已暗,雨也未有停下的意思。
姜夫人内心依然不安,行走时时刻注意四周。两人走了一整夜,终于到了城郊的一个村子。金阳看姜夫人已无法忍受寒冷,提议先找个地方休息。城门已关,就算到达城边也无法入城。
姜夫人有些犹豫,她是个女人,在外过夜实在不妥。可现在也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勉强同意。他们这副模样,肯定不能进村子寻房子休息。村民看见他们必然会起疑心。
金阳在村子外围发现了一个草堆,便在草堆里挖出一个洞让姜夫人先进去。姜夫人进去后却不敢坐下,紧张的注视着金阳。
金阳明白她在担心什么,在这样的环境下,她一个女人怎么可能不害怕呢?但他并不是那种乘人之危的人。如果是那样,他就不会冒险去救她了。
“夫人,你放心在这里休息一会儿吧。我去附近看看就回来。”
她对于这个伸出援手的男子一无所知,他的动机是什么,他会不会在关键时刻选择离开,把她独自留在这里,她无从得知。她也不清楚自己下一步应该怎么做,是该继续逃亡,还是该选择回家,她的思绪如同凌乱的麻线,一时间无法理清。
半个时辰后,金阳带着一件干净的衣裳回来了。他转过身,对姜夫人说:“夫人,您身上都湿透了,天气又冷,换件干衣裳吧。”姜夫人接过衣裳,没有多问一句。她能感觉到,这件衣裳肯定是金阳从村子里偷来的。在秸秆洞里换好衣裳后,她让金阳也进来。外面的雨正下得猛烈,她不能让金阳在外面淋雨。
金阳坐在洞口,对姜夫人说:“夫人先歇一会儿吧,天快亮了我就叫你。”姜夫人抱着膝盖坐在洞里,没有说话。金阳也不问她为什么遇到那些歹人。两人就这样静静的坐着,直到天边开始泛起一丝微光。
当清晨的阳光洒落在这个小村庄上时,金阳带着姜夫人开始了他们的行程。他们到了羊城城门时,金阳想和姜夫人分别。他不想让别人看到一个妇人和一个陌生男人在一起,怕给她带来麻烦。但是姜夫人不肯放他走,她要感谢他救了自己的命。金阳想了想,觉得自己也需要换件干净的衣裳,并且打听一下自己要找的人的消息。于是他就跟着姜夫人回了家。
姜家是个富裕之家,家里有好几个婢女。婢女们见到姜夫人回来了,都惊喜不已。但是当她们看到姜夫人身上穿着普通农妇的衣裳,旁边还跟着一个满身泥水的男子时,她们都愣住了。过了一会儿,一个婢女哭了起来:“夫人昨晚去哪里了?我们都担心死了。”
正说着,从里面走出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他看到姜夫人和金阳时,满脸都是焦急和疑惑。“嫂子昨晚出了什么事?你怎么带了个陌生人回来?”
姜夫人没有告诉他昨晚的经历,只是说自己有点事情要出去一趟,让婢女给金阳找件干净的衣裳。马先生看她的态度冷淡,心里疑惑不解,但是也不好多问,就说了几句客套话就走了。
金阳在屋里换好衣裳后,听到姜夫人和马先生的对话。他猜测马先生可能是姜夫人的亲戚,三十多岁的样子,仪表堂堂。他不知道姜夫人为什么不告诉他昨晚的事情,也许是怕他担心,也许是不想让他知道。他觉得自己和姜夫人之间仿佛有了一层隔阂,但是他也不想捅破它。
当他走出来的时候,姜夫人拿了一大笔钱要给他,说是感谢他救命之恩。金阳一看就拒绝了,说自己不是为了钱才救她的。姜夫人却坚持要给他,还说要拿这些钱给昨晚那个村子的村民们买几件衣裳。金阳无奈之下,只好接受了钱,但是心里却有些失落。他觉得自己和姜夫人之间的缘分就这样结束了。
姜夫人是个刚正不阿的人,她知道金阳救了她的性命,就算他不要报酬,她也要给他一些钱作为谢意。她从自己的钱袋里掏出一些银子递给他,说道:“这是我对你的感激之情,请你收下吧。”
金阳虽然穷困潦倒,但也不是贪财之人,他看了看姜夫人手中的银子,只接了一两说道:“夫人客气了,我救你只是顺手之举,并非为了钱财。我来羊城是有事找人的,身上也不缺钱。你就留着吧。”
姜夫人见他如此诚恳,也不好强求,只是点点头表示感谢。她现在家中事务繁忙,也没工夫跟金阳多说闲话。
金阳离开了姜家,走了没多远就觉得有些后悔,他想起自己来羊城找人的目的,却忘了问问姜夫人是否认识那些人。他正要回头去问,却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姜家门口张望。那个人正是昨天在河边被他打倒的那个看守者。
他怎么又来了?难道还想对姜夫人不利?
正当他这样想着时,另一个人走了过来,在那个看守者身边低声说了几句话。金阳定睛一看,竟然是姜家请来的马先生。马先生说完话后就走开了,那个看守者也跟着他离开。
金阳心中一动,觉得事情有些蹊跷。马先生跟姜家关系密切,却为什么跟绑架姜夫人的恶棍有联系?难道他是幕后主使?
想到这里,他决定跟踪两人看看。
两人走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后停下来。马先生狠狠的打了那个看守者几个耳光,骂道:“你们真是一群废物!让你们去绑姜夫人,结果让一个路人给救走了!你们知道我为了这件事付出了多少吗?滚开!别让我再见到你们!”
那个看守者哭丧着脸说道:“我们也没想到河里会突然冒出一个人来!那个人肯定是专门跟着姜夫人来救她的!这不关我们的事!”
“你还敢顶嘴!本来应该让我去救她的!现在全被你们搞砸了!滚滚滚!”
马先生把那个看守者赶走后自己也离开了。金阳看得清清楚楚,心中既气愤又惊讶。原来马先生是个两面三刀的人,他不仅设计了姜夫人的绑架,还想趁机救她,以便得到姜家的信任和好处。姜夫人的遭遇全是他一手造成的。
这样的大恶人,不能让他逍遥法外!
金阳立刻回到姜家,想要告诉姜夫人真相。姜夫人见他又回来了,有些奇怪,以为他又想要钱。
金阳没有多说,直接把自己刚才看到和听到的事情告诉了姜夫人。姜夫人听得目瞪口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嘴里喃喃的说道:“安邦,你看看,你死后,马海是怎么对付我们姜家的!你这个瞎了心的……”
金阳正要安慰姜夫人,突然想起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个姜夫人说的名字,不就是他要找的那些人吗?
“夫人,请问你说的安邦是不是姜安邦?你说的马海是不是马先生?你娘家姓谢吗?你叫谢永梅吗?”
姜夫人一愣,不明白金阳怎么会知道她的姓名。她警惕的看着他,问道:“你是谁?你怎么知道这些?”
金阳终于认出了姜夫人的身份,她就是当年在京城风华绝代的谢永梅,他不明白为什么她会嫁给姜安邦,而马海与姜安邦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他可以感觉到马海身上有一种阴森的气息,绝非善良之辈。
“姜夫人,不必害怕,我来这里是为了寻找马海、姜安邦和你的下落。刚刚碰巧遇到你遭遇危险,我救了你一命。我希望你能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我。”金阳说道。
姜夫人心中一震,她告诉金阳,自己的丈夫是姜安邦,与他一起经商。然而,马海有一天回来后告诉她,他们在路上遇到了强盗,姜安邦为了保住货物,激怒了强盗被扔进河里淹死了,而他自己则侥幸逃脱。
金阳听后心中产生了疑惑。他向姜夫人讲述了一个他在牧牛时发现的一个重伤的男子。这个男子用力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姜安邦”,他对此十分困惑,因此他来到这里寻找可能和他有关系的人。
姜夫人听到这个消息后感到十分震惊,马海不是告诉她姜安邦已经死在河里了吗?怎么又会受了重伤又被人救起呢?而且,如果那个男子真的是姜安邦的话,那她的丈夫为什么不出来澄清事实呢?
这时,姜夫人突然想起昨日她突然被人袭击并被带到船上,肯定是马海安排的。他把自己带到芦苇荡里并没有真正伤害自己,之后再假装救了自己。这一切肯定都是有计划的。
金阳对姜夫人的遭遇表示同情。姜夫人也对金阳表达了感激之情。她向金阳提出一个计划,希望他能帮助她揭露马海的真面目。
黄昏时分,马海再次来到姜家。当他正准备离开时,在门口遇到了金阳。马海心中有些不耐烦,想要避开金阳。然而,金阳却主动接近他并说道:“姜安邦并没有死,我把他救回来了。他现在还不能说话,在我家里休养。”
马海闻言大吃一惊。他立刻掩饰自己的情绪并笑道:“真的吗?在下要好好谢谢你。”说完便拉着金阳的手,带他去他的住处。金阳跟着他走,被他带到了一个僻静的小院子里。姜安邦一进门就变了脸色。
小院子里还有几个人,马海逼迫金阳说出自己家在哪里、还有多少家产以及还有多少姜安邦的朋友等。
金阳看着马海,忍不住嗤笑出声:“你以为自己绝顶聪明?你以为你能取得姜家所有的财富?你以为你能瞒过姜夫人,让她成为你的棋子?你的所做所为,真是令人发笑。你害死了姜安邦,却没想到我正好在路上遇见了他,并救下他的性命。你回来后又想接近姜夫人,却又没想到我已经把真相告诉她,并带她来揭露你的真面目。”
听到这番话,马海刚开始露出震惊的神情,然后突然大笑起来。他从脖子上取下一块玉佩,在手中抛了抛,戏谑道:“这块玉佩可是我从姜安邦身上拿下来的,是姜家的传家之宝。现在它归我所有,就像姜家的财富,也将归我所有。你们两个,给我乖乖的回去,等我找到姜安邦的尸体,我或许会给你们一些小钱让你们离开。如果不从,那就别怪我刀剑无眼了。”
金阳不屑的摇了摇头,伸手示意姜安邦抬头看看周围。姜安邦在金阳的示意下环顾四周,突然间脸色大变,全身如遭雷击——他发现自己已经被伏兵包围。姜夫人也带着一群人冲进来,将他团团围住。
姜安邦试图逃跑,却被众人按倒在地,捆得像只待宰的鸡。他气急败坏的咒骂着金阳,怨他破坏了自己的好事。
马海精心策划了这一切,自以为天衣无缝,却没想到最后竟然败在一个放牛的少年手上。这个少年竟然会为了一个素未谋面的人,毫不犹豫的踏上寻找羊城的道路,并及时赶到阻止了他的阴谋。
事件结束后,姜夫人跟着金阳回到他的家中,却发现姜安邦已经去世。金阳决定亲自护送姜夫人回到羊城。
看到金阳独自一人生计艰难,还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又很聪明,姜夫人觉得他是个可造之才,于是提议让他留在姜家帮忙打理生意。
几年之内,金阳展现了出色的商业才能,他不仅学会了做生意的各种门道,还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商人。后来在亲友的撮合下,金阳最终与姜夫人谢永梅结为连理。
人们常常羡慕金阳的好运,他们谈论着这个年轻人如何如何走运,但实际上,如果金阳没有选择见义勇为,没有选择为了一个陌生人去寻找家人,他的命运又会如何呢?他又怎么可能有今天的一切呢?
他的所作所为,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尽管金阳出身贫寒,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自怨自艾。他和谢永梅一起努力经营着他们的生活,他们互相尊重、恩爱有加,他们的故事在小镇上广为流传,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