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陵为经穴名,别名*心。属手厥阴心包经。大陵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原穴、输穴,五行属土(原穴是脏腑的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原穴,合为十二原穴)。
大为小之对,陵即丘陵,掌根高突如同大陵,此穴在其腕侧陷中,故名大陵。
别名:心主,*心。
心主(《脉经》)。心,心包经的气血也。主,主帅也。心主名意指穴内气血以气为主。心包经中运行的物质以气为其主,以血为其副,而内关穴传至本穴的物质当中,地部经水稀少,且从脾土中渗流于经穴之外,穴内物质则以脾土的气化之气为主,气为血之帅、为血之主,故名心主。
*心(《备急千金要方》)。*,与天相对,指地部。心,中心内部也。*心名意指脾土中的水湿在此气化为天部之气。本穴物质为内关穴传来的地部经水与脾土的混合物,至本穴后,经水渗流经穴之外,脾土固化于穴周,而由于本穴所在为南方热燥之地,脾土中的水湿因而大量气化为天部之气,此气化之气如同来自*所处的地心,故名*心。
心包经俞。俞,输也。本穴向外输出的是脾土中的气化之气,为心包经经气的重要输出之地,故为心包经俞穴。
心包经原穴。原,本源也。本穴脾土中生发的干热之气性同心包经气血,为心包经气血的重要输出之源,故为心包经原穴。
大陵穴意义:心经体内经脉的气血由此交于心经体表经脉。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水土的混合物。
运行规律:水湿渗流于经穴之外,脾土固化于穴周并生发干热水气。
定穴:大陵穴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大陵穴位于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中,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仰掌取穴;大陵穴位于掌后腕横纹上,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凹陷处。
取穴:
1:仰掌,大陵穴位于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中,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凹陷处,仰掌取穴。
2、握拳,手外展,微屈肘时,显现两肌肌腱。伸臂仰掌,于掌后第一横纹正中,当掌长肌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肌腱之间处取穴。若两手的一侧或双侧摸不到掌长肌肌腱,则以桡侧腕屈肌肌腱尺侧定位。
功效:
1、宁心安神,和营通络,宽胸和胃;
2、清心宁神,和胃宽胸、清营凉血。
主治病症:大陵穴主要用于心神、脾胃及头目疾患,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惊悸,癫狂,痫证,胸胁痛,腕关节疼痛,喜笑悲恐。
1、循环系统疾病:心肌炎,心内外膜炎,心动过速;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衰弱,失眠,癫痫,精神分裂症,肋间神经痛;
3、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胃出血;
4、运动系统疾病: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足跟痛;
5、其它:咽炎,腋淋巴腺炎,疥癣等。
配穴:
大陵穴配内关、曲泽治心胸疼痛。
大陵穴配神门、人中、百会治精神病。
大陵穴配上脘、足三里治呕吐胃痛。
大陵穴配偏历治喉痹、咽干。
大陵配郄门、间使,治咳血。
大陵配水沟、地仓,治口臭。
大陵配心俞、巨阙、间使、神门,治心悸。
大陵配曲泽、内关,治心胸痛。
大陵配神门、列缺,有舒畅经筋,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腕下垂。
大陵配心俞、膈俞,有通心络,祛瘀血的作用,主治心血瘀阻之心悸。
大陵配丰隆、太冲,有疏肝理气,化痰醒脑的作用,主治气郁痰结型之癫狂。
福禄好用——大陵穴
1、大陵穴为心包经原穴,主治心包经相关病症。
揉按大陵穴(男顺女逆为补,男逆女顺为泄),可缓解心胸痛、胃炎痛、扁条体炎,配合舒缓精华使用,效果更佳。
2、大陵穴可缓解腕关节及足跟痛。
可取适量舒缓精华涂抹于大陵穴或病灶处,快速搓热,使精油渗透,作用于经络,可有效缓解痛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