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寒小寒,冻成一团怎样过好一年中最冷的 [复制链接]

1#

走过小大雪的严寒,

跨过冬至的凛冽,

今天,小寒如期而至。

又是一年小寒日

严冬到来天地寒

小寒,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的说法,而“三九”恰在小寒节气内。“三九”前后,土壤深层的的热量消耗殆尽,尽管得到太阳的光和热稍有增加,仍入不敷出,于是便出现全年的最低温度。

我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向,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

雁北向

当北方还是一片雪国景象的时候,南方过冬的大雁却已隐隐约约地感受到了气候的变化,正准备告别温暖的异乡回归故园。

大雁朝向北方,踏上漫漫征途。

鹊始巢

“鹊”是指喜鹊,古人认为喜鹊是一种通晓阴阳天象的鸟,能识星象的位置。它的鸟巢,总是对着天上太岁星的位置。

过了冬季,随着阳气从封冻的大地升腾,喜鹊就能正确识别出新一年的星象位置。因而在每年小寒的前后,喜鹊就开始收集树枝,准备筑巢。

雉始鸲

古人认为,在冬天刚刚开始时,入水化作了大蛤蜊的雉鸟,这时又出现了,又会从大蚌化为野鸡。

“鸲”是雌雄共鸣的意思,因为感受到阳气的上升,于是雉鸟开始雌雄追逐鸣叫,捕食嬉闹。

小寒民俗

画“九九消寒图”

古时*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冬季,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养生。九字每字九画共九九八十一画,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

菜饭

古时,南京人对小寒颇重视,但随着时代变迁,现已渐渐淡化,如今人们只能从生活中寻找出点点痕迹。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糯米饭

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小寒因处隆冬,土气旺,肾气弱,因此,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

养肾防寒很重要的原则

冬日万物敛藏,养生就该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冬季时节,肾的机能强健,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所以冬日养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养肾防寒"。

中医认为,寒为冬季的主气,小寒又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寒主收引凝滞。所以,虽然小寒养生包括的内容很多,但基本的原则仍是《*帝内经》中的那一句格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日万物敛藏,养生就该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冬季时节,肾的机能强健,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所以冬日养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养肾防寒"。

防寒重点是防头部、颈肩部、腰部、脚部的寒。

减甘增苦饮食上小寒因处隆冬,土气旺,肾气弱,因此,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所谓“三九补一冬”,但小寒时切记不可大补。在饮食上可吃牛肉、芝麻、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棒子、松子、葡萄干等,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补。以下食物就很适合这个节气食用:

豆类干果

五谷是冬季食补的基础,可以为身体提供充足的热量以抵御严寒。冬季尤其适合多食用红色及黑色的谷物,如红豆、黑豆、黑米等。

此外,时令干果也是滋补佳品,如栗子、红枣等,可单食,也可入菜煮汤时加入,或将各类豆谷、干果混合煮粥。

山药炒鱼片

食材:淡水鱼肉片、山药、青萝卜。

制作方法:

1、鱼肉切片,用生粉拌匀。

2、油锅,入葱、姜末煸香,倒入鱼片、山药片翻炒。

3、加料酒、葱、姜、盐,再炒熟。

养生功效:健脾益气

素炒三丝

食材:干冬菇、青椒、胡萝卜、白糖、*酒、味精、盐、水淀粉、鲜汤麻油适量。

制作方法:

1、锅内放油烧热,将三丝入锅煸炒后,放*酒、糖、再煸炒。

2、加鲜汤、盐,待汤烧开后加味精,用淀粉勾芡,淋上麻油即可。

养生功效:健脾化滞,润燥。

日出运动莫伤阳气

话说“冬练三九”,但小寒时节的运动原则是,一要在日出后才开始锻炼,二是准备运动不可马虎,应待身体暖和后再脱衣锻炼。

运动要适度,以养胃气,莫要练到大汗淋漓,锻炼后要及时穿衣,避免寒邪侵袭。运动项目可以选择长跑、跳绳、踢毽子等。

还要在精神上宜静神少虑、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心态平和,增添乐趣。

穴位养生

按摩五个中心穴位

1、头中心:即百会穴,在头的正中间。

可经常用掌心按摩,因为这是诸阳之汇,是人体的高处。

2、胸中心:即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经常捶打这里,可驱散心中的抑郁之气。

方法:两手交叉,握空心拳,不要太实,捶打此穴。

3、腹中心:即气海穴,位于脐下1.5寸。

方法:可每天早晚,用掌心顺时针、逆时针各按摩六十下,让丹田有温热舒适的感觉。

4、手心:即劳宫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劳宫穴在心包经上,经常按压,可强壮心脏。

方法:可以用两手拇指互相按压;也可将两手顶在桌角上按劳宫穴,时间自由掌握。

5、脚心:即涌泉穴,位于脚底中线前1/3与后2/3交界凹陷处。

最好是劳宫穴(手心)与涌泉穴(脚心)互相交叉按摩。

方法:可在每晚临睡前半小时,擦热双手掌,然后右掌按摩左脚涌泉,左掌按摩右脚涌泉。

小寒防寒

小寒节气,关节痛、颈椎病甚至心脑血管疾病都容易发病,中风者增多。

保暖是第一要务,尤其是对肩颈部、脚部等易受凉的部位要倍加呵护。老人家在保暖的同时还要注意通风,谨防心脑血管疾病。

民间有“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袄”的说法,头部特别容易受寒,久之易致疾病发生,因此要注意头部的保暖。

小寒睡眠:早睡晚起

小寒时节要“早睡晚起”注意休息,冬季子时(23:00-1:00)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这个时候休息,最能养阴,睡眠效果最好,而且睡眠质量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小寒之后,首先做好防寒保暖

小寒是我们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三个节气,之前一个是冬至,之后一个是大寒。大寒后就是新一轮的立春了,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小寒是一年最冷的时间段,防寒是关键。虽然从字面上理解,大寒似乎要更冷,但实际上,小寒才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小寒之后首先要做好保暖。如果没有保暖,身体要调用很多阳气来抵御寒邪,补再多都不如先控制好消耗。

▌怎么帮孩子做好保暖呢?

◆除了适当加衣被,如果天气特别冷,风又大,出门要给孩子带上帽子、口罩,这会大大降低孩子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的几率。

◆其次晚上回家给孩子泡个热水脚。

◆如果小一点的宝宝不好泡脚的,就简单的给孩子工字搓背,搓到发红发热就可以了。

工字搓背(点开查看大图)

补益的前提是先调理好脾胃

小寒的时候,阳气虽然已经逐渐生发,但仍是典型的阴盛阳衰的状态,仍不能抵抗外界的严寒,所以仍要养护阳气。而冬季五行属水,对应的脏腑是肾脏,肾是先天之本,肾的阳气充足,小朋友才能茁壮健康成长。

寒气最盛的时候,长期脾气虚的孩子,一定要找机会补肾气。长期脾气虚一定会累及肾气。本身体质差,反复生病,尤其是长期有过敏性疾病的孩子,肾气也都不会太好,因为脾气不足肾气补,这也是为什么中医说“久病及肾”。所以天气越冷,就越要重视给孩子补肾气。

小寒之后,抓紧时机补脾肾

冷天给孩子进补,不能像大人那样一味的用重药补肾阳。给孩子进补,一定是温和的、少量多餐的,同时一定要兼顾脾胃的。最难的就是平衡消化,因为孩子“脾常不足”,动不动就积食。所以在食材的挑选上,家长一定不能盲目。

儿童护理

小寒正处三九前后,俗话说:“冷在三九”,,其严寒程度可想而知,各地流行的气象谚语也能佐证,如江南一带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团”的说法,华北一带有“小寒大寒,滴水成冰”的说法。广西则有“小寒不寒寒大寒”的说法,也就是说,每年的大寒小寒虽说寒冷,但寒冷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有的年份小寒不是很冷,这往往预示着大寒要冷。但是,总的来说,小寒节气的到来,说明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来了。所以这时候,从生活到养生,都有许多需要讲究的地方。

警惕呼吸道疾病

小寒前后之所以寒冷,是因为强冷空气及寒潮冷锋活动频繁,易造成气压、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剧烈变化,人们往往难以适应而感染各种疾病,如呼吸道疾病等。

此外,精神上宜乐观平和,还应注意室内通风,外出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注意防寒保暖

小寒节气,关节痛、颈椎病甚至心脑血管疾病都容易发病,中风者增多。

保暖是第一要务,尤其是对肩颈部、脚部等易受凉的部位要倍加呵护。老人家在保暖的同时还要注意通风,谨防心脑血管疾病。

民间有“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袄”的说法,头部特别容易受寒,久之易致疾病发生,因此要注意头部的保暖。

适当锻炼

民谚曰:“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小寒节气正是人们加强锻炼、提高体质的好时机。但运动也要适度,循序渐进,莫要练到大汗淋漓;衣着以保温、质轻、柔软、合体为主;最好等太阳出来后再运动。

小寒、大寒最后两个节气,

不但是农历一年的结束,

也意味着新的周期就要开始了!

最冷的日子里,

还好有最暖的家人、亲朋的牵挂。

岁末将至,

温暖的家就在不远的前方,

就在每个人的心里。

愿你和心中牵挂的人,

早日团聚,

哪怕是一声问候、一句寒暄,

也能温暖整个冬季。

治愈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中医儿科之父|刘弼臣教授

刘弼臣教授,新中国中医儿科奠基人、著名中医儿科临床家、当代儿科学术带头人之一;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顾问、终身教授、研究生导师,被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首批全国五百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第八届全国*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委员,第八、九、十、十一届北京市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府特殊津贴,中医调肺学派及少阳学说创立者。刘弼臣教授历经数十年临床总结,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正式为“抽动症”命名并建立临床诊疗及教学体系;并因大量有效治愈中重度抽动症(抽动秽语综合症,妥瑞氏症)、重症肌无力、病*性心肌炎、紫癜、癫痫、脑积水、川畸病、情感交叉磨擦症、脑功能轻微障碍症等疑难病症,刘弼臣教授被美国柯尔比科技情报中心,医学部授予为数极少的“国际著名替代医学专家”证书,ABI评为“20世纪90年代世界名人之一”。

弼臣儿医公益社群

有温度,有担当,与爱同行!弼臣儿医/弼臣堂/弼臣儿护/弼臣食愈/熄风静宁等品牌及相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