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pf.39.net/bdfyy/zjdy/150516/4624568.html我们征服的疾病越多,未被征服的疾病其实更多。
本书旨在帮助大众正确认识健康和医学的图书,由21篇故事和贯穿全书的人文导读构成。
21篇故事由医学界和媒体界根据真实故事撰写,人文导读由我国著名医学伦理学家孙慕义教授撰写。
1.为什么健康的人们也开医院做手术呢?
2.医生不是神,他们也有很多无奈。
3.我们应该用什么态度正确面对疾病呢?
书名:《医学不能承受之重》
作者:苏佳灿王彤
有个段子说:一外地人来到某大都市,要求出租车司机带他到当地消费最高的地方,结医院大门口。还有新闻报道中出现的“温岭杀医案”、“哈医大血案”、“丢肾门”、“缝肛门”事件,以及各种在坊间流传的似是而非的谣言,是不是反映出我们对医生、对医学的认知有所缺失呢?这本《医学不能承受之重》,从身体与疾病,医学与使命,社会与人生三个部分,通过21个真实而情节曲折的故事,道出了一个的严峻现实:人们对医学行为的风险性、局限性和不确定性了解得太少,医学承担了不该承担的生活之重、期望之重、社会之重、金钱之重,等等。先说说身体与疾病之重。我们得了病,就要去看医生。医生的使命,是帮病人恢复健康。这大白话人人都懂。但是呢,有些健康的身体,也上了手术台,怎么回事呢?先进的医疗整容技术,本来是一门高风险的学科,如今过度的商业化,让越来越多的人沉溺于“美容病”。一些人不惜花费金钱,忍受手术的痛苦和风险,期待通过整容得到自认为的花容月貌。
而事实上,整形并不适合每一个人,也无法满足所有期待。有时候要为这种人工美丽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比如“超女”医院,接受面部磨骨手术。手术中,王贝下颌部位出血,血液通过喉部进入气管,造成窒息。磨骨手术是在全麻状态下进行的,医生发现问题的时候,王贝已处于休克状态。医生赶紧抢救,但也没能挽回王贝的生命。稍有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只要是手术,就会有创伤,就会有风险。做下颌角手术,就像做石雕一样,要锯下“多余的”骨头,然后再把边沿打磨成形。由于口腔内血管密布,在切割和打磨的过程中很可能造成大出血,甚至导致死亡。医疗美容,并不是万无一失的。有一些爱美人士,为了避免手术风险,就不在脸上动刀子了,选择以注射美容为代表的“微整形”。
最常见的美容注射物是肉*素和玻尿酸,它们的流通渠道被国家严格控制。“微整形”绝是“微风险”,注射美容也属于医疗的范畴,只有具备执业医师资格的整形医生才能操作。家庭和美容院都不具备无菌条件,不能开展这类项目。很多爱美之人到美容院、工作室去做此类医疗美容,往往带来的不是美丽,而是不可逆的伤害。变脸真没那么容易。沉溺整容的人,到底得到了多少,又失去了多少,时间会给出清晰的答案。接下来看看医学与使命之重。医生们有着治病救人、守护健康的神圣使命,但他们不是万能的,不能指望他们治好所有疾病。例如癌症,传统的化疗伤害大,而靶向治疗能够减少对正常组织的破坏、减轻副作用。效果虽然有改善,但不属于革命性的突破,指望它来拖住甚至治好癌症,更是不可能。但有些病人对靶向治疗,期望太高了,最后换来的是“人财两空”。
还有,孕妇羊水栓塞抢救不成功,是常见的悲剧。虽然羊水栓塞的发生率只有约两万分之一,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可靠的预防和预测手段,基本不能提前查出来。而它一旦发生,孕妇和胎儿的病死率高达80%,可以和埃博拉病*比肩。其他还有诸如猝不及防的心脏“幽灵”——暴发性心肌炎;治疗过程堪比长征的慢性骨髓炎;以及让病人腹痛,更让医生头痛的主动脉夹层。现代医学越是发达,人们越是发现,我们征服的疾病越多,未被征服的疾病其实更多。医生们最清楚了,他们有三句箴言:“有时去治疗,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救治生命的过程,是与死神争分夺秒的较量。急救机构,本应是最快响应,最快到达的,却因为一些原因快不起来。医生们有很多想吐槽的:医院的号,打去医院拍X光片;有人为了看专家号不排队,也颇有“智慧”地拨打;还有病者家属执意要绕远,把病医院,耽误了救治。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最好的情况是,时时记着,但最好不要有机会去拨打它。这是善待医生们,也是善待我们自己。最后我们来聊聊社会与人生之重。
近些年的伤医事件,频频成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