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安全在线手足口病又来了,防治要点需知 [复制链接]

1#

进入4月,天气逐渐转热,又将进入手足口病的高发期。根据往年规律,每年3月手足口病疫情开始出现上升,4~7月会迎来一个小的发病高峰,为保障全体学生的身体健康,家长朋友们需要了解更多的关于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

什么是手足口病?具体表现如何?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手足口病分为普通型和重型两种,多数为普通型,症状较轻,无需治疗,一般一周左右就能自行恢复。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

手足口病是什么引起的?

手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属于小RNA病*科肠道病*属,包括柯萨奇病*A组(CoxasckievirusA,CVA)的2、4、5、7、9、10、16型等,B组(CoxasckievirusB,CVB)的1、2、3、4、5型等;肠道病*71型(HumanEnterovirus71,EV71);埃可病*(Echovirus,ECHO)等。在我国,以柯萨奇病*A16和肠道病*71型(EV-71)为主,其中肠道病*71型是导致我国重症手足口的主要病*。

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染的?

人是人肠道病*的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肠道病*在患者的口咽、鼻咽,肠道复制,在皮肤起的疱疹里也有。所以,呼吸道分泌物(鼻涕)、口水、大便、皮肤的疱疹里面都有病*。肠道病*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这些含有病*的物质接触过的地面、墙壁、玩具可能有病*附着,当然也有传染性。当健康的孩子经口摄入这些病*,比如玩了有病*的玩具之后吃手;或者患病的小朋友拥抱时,碰到了皮肤上的疱疹,之后吃手;或者直接舔到有病*附着的玩具、墙面等,都会导致发病。另外,部分病*可以经过呼吸道传播,如果患儿打喷嚏时,健康的孩子正好吸入了病*,也会导致得病。人对人肠道病*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肠道病*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托幼机构等易感人群集中单位容易出现暴发。

得了手足口病,家长怎么办?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重症手足口?

手足口病绝大多数(98%以上)是普通型,属于自限性疾病,就是不用治疗自己也能好的,家长不必过于惊慌。做好对症处理,缓解宝宝不适后,等待疾病消退就行了。而对于重症的手足口病,家长识别出来症状后,医院,之后用药由医生根据孩子病情进行,也不用家长们操心了。

有以下表现提示孩子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重症病例,需要医院治疗:

●持续高热:体温大于39℃,或者体温大于38.5℃并持续超过3天。

●神经系统异常:孩子出现嗜睡、呕吐、头痛等表现,有时会伴有肢体抖动、站立不稳或肌阵挛(就是肌肉在抽搐)。

●心衰前表现:孩子呼吸和心率增快、四肢发凉、出冷汗,摸着皮肤湿冷。

敲黑板,划重点

只要孩子38.5℃大于3天,出现嗜睡、呕吐、头痛等表现,医院。

手足口病时,皮疹不能代表疾病的严重程度,不能以皮疹定轻重。

家长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症状,早发现,早治疗。

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1)洗手对预防手足口病非常关键。教育孩子使用七步洗手法好好洗手。平时使用肥皂洗手就行,在怀疑接触病人后,因为肠道病*对酒精不敏感,不要使用酒精基的洗手液,可以选择使用肥皂或者含氯的洗手液洗手。家长在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大人也会感染肠道病*,多是无症状感染,但是有传染性,病*在大人呼吸道、手上存留着,所以大人外出回家后,一定要洗脸、洗手后再接触孩子或给孩子准备食物。

(2)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

(3)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4)儿童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5)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处理。

(6)建议接种疫苗。

德优怀远笃学力行

撰稿:蔺文亮

编辑:*亚南

审核:樊益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