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霓欧御景国际幼儿园手足口amp疱 [复制链接]

1#

积极行动起来,预防手足口

——霓欧御景国际幼儿园手足口疱疹性咽颊炎预防培训

幼儿健康成长是幼儿园和家庭共同
  1.口腔、喉咙、舌下等部位起1~2mm的疱疹溃疡。
  2.突然高热,可出现惊厥。体温一般在37.7~40℃。
  3.咽痛,疼痛到可使孩子流口水、拒食。
  4.发病时常有呕吐或头痛,少数患儿有腹痛。孩子如果发生以上症状,就要考虑是疱疹性咽炎的可能性,应及时就医,否则有可能合并细菌感染,小疱疹发展成脓疱,病情就加重了。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得了手足口病?

家长可以对照以下症状:?发高烧,体温多在38℃以上,同时伴有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出现丘疹或疱疹,多发于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口腔溃疡疼痛,拒绝进食

如果宝宝不幸“中招”,如何护理?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只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期识别危重信号,及时就诊,合理治疗,一般都可顺利康复。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卫生部有一个五句真经一定要落实: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最后提醒:凡出现发热、感冒或呼吸道症状,或发现手足口疱疹皮疹病儿,医院就诊。

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1.注意隔离

(1)患儿应尽量待在家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最好是在体温正常、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一般来说,共隔离2周时间,尤其是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是最强的;(2)多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保持室内温度与湿度适宜;(3)家长也需警惕:除了生病的患儿不要串门外,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因为家长也可能会成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媒介。

2.观察病情

(1)注意观察患儿是否有新的症状:注意有无新的体征出现,或原有症状、体征有无加重或恶化,重点留意有没有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危重信号出没;应密切观测患儿的精神状态、有无肢体抖动、易惊、皮肤温度以及呼吸、心率、血压等,一旦出现危重信号,需及时就诊或复诊。(2)注意观察呼吸:主要观察患儿有没有呼吸困难和/或呼吸频率加快的情况,5岁以上儿童>30次/分钟;1岁~5岁>40次/分钟;2月龄~12月龄>50次/分钟;新生儿~2月龄>60次/分钟;如果有持续或频繁出现呼吸困难和/或呼吸频率加快,那么肺炎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需要及时就诊或复诊了。(3)定期监测体温:一般每4个小时可以测一次体温,如体温超过38.5℃(腋温),每1~2小时测一次体温,并要注意有无寒战、惊跳、烦躁不安、胡言乱语、出现幻觉或甚抽搐等情况,进行退热处理后1小时应重测体温。

3.注意护理

(1)宜清淡、可口、易消化饮食为主:予以温凉的与年龄相应的烹饪软烂或流质、半流质食物,如面汤、稀饭、米糊、母乳等,避免过咸、过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2)在发病的一周内,休息很重要:尽量限制其活动量以防止过度疲劳;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每次餐后宜用温凉开水漱口或直接饮用适量的温凉开水。(3)注意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建议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以避免重复感染或交叉感染。

家长们应该注意

避免接触病人、

洗手、

注意食品卫生、

告知幼儿不要乱舔东西

、生病后要隔离、大人回家洗脸、洗手后接触孩子、少去人口密集的场所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其实并没有想象那么可怕,及时应对、不信谣言,才能给宝宝最好的保护!

疾丨病丨防丨控丨你丨知丨道

编辑:慕子老师

审核:李园长

德国逻辑狗/台湾积木/奥尔夫音乐/情景阅读

澳洲艾华/奇点科学

岳阳市首家体验式幼儿园

体验.探索.成长.快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