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看得好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槐花飘香的时候,李大姨喜欢到山上撸点槐树花包包子吃。但是这次从山上回来以后,她开始出现了发烧,全身酸痛不适,没有力气,也不爱吃饭等症状。
李大姨以为自己感冒了,就在家吃了点感冒药,但是情况不但没有改善,体温还越来越高,人也越来越虚弱,医院去就诊,查了一个血常规,发现白细胞和血小板明显减少了,医生说她可能得了“蜱虫病”,需要立即住院检查确诊制定可行治疗方案,并把后果给大姨做了交待。大姨以为医生小题大做,没有听从医生的建议,结果当天晚上,大姨再次出现高烧,并发生了抽搐,医院后,因病情危重,住进了ICU,经过医护人员积极抢救,最终捡回一条命。
大姨和家人有些不理解,为什么这个病像感冒症状一样,却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差点要了命,医生介绍说,这种病叫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一种病*感染,其发病常和蜱虫(胶东地区俗称“草爬子”)的叮咬有关,因此老百姓也常称它为“蜱虫病”。
感染性疾病科主任于涛介绍说,实际上,自年以来,我院每年都陆续收治了许多不明原因发热伴有白细胞总数和血小板降低,全身多脏器功能损伤的病人,病人主要分布在威海周边丘陵地区及城乡结合部,个别病例病情严重甚至出现死亡。
直到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CDC)才在此类患者血液中分离出来一种新的布尼亚病*,考虑为此病的病原体,并将该类病例定义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主要由携带病原体的蜱进行传播。蜱俗称壁虱、扁虱、草爬子、狗豆子等,是寄生在家畜、鼠类等体表的虫子,主要存在于丘陵、山区的草丛、树林中。它呈红褐色或灰褐色,长卵圆形,背腹扁平,从芝麻粒大到米粒大。该病在我市发病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10月,尤其是农忙季节。
人被蜱虫咬伤后,通常在1-2周内出现发热、头痛、周身乏力不适等,个别有呕吐、腹泻症状,血常规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多器官损伤,甚至死亡。但蜱虫病可防可控,大家不必过分担心。
早发现早治疗,蜱虫病可以治愈。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张静介绍说,蜱可传播多种疾病,已知蜱可携带83种病*、14种细菌、17种回归热螺旋体、32种原虫,其中大多数是重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人兽共患病,如森林脑炎、出血热、Q热、蜱传斑疹伤寒、野兔热等,给人类健康及畜牧业带来很大危害。
“蜱虫叮咬并不可怕,只要采取正确的方法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这种疾病是完全可防、可控,可以治愈的。”张静表示,“尤其是生活在农村、从事农业劳动和野外作业的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避免被蜱叮咬,积极预防蜱传疾病。”
预防蜱虫叮咬,要做好这些
张静提醒:“预防蜱虫叮咬,首先,要清理住家附近的环境卫生,清理杂草,清除垃圾,打扫禽畜圈舍,避免蜱滋生。若发现家中宠物、牲畜有蜱寄生时可以用杀蜱的药剂进行药浴。另外,从事田间劳动或野外旅行时不要在草地上坐、卧等长时间停留;要做好个人防护,提倡穿长袖衣服;不要穿凉鞋;应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裸露的皮肤可以涂抹驱避剂。”
发现被蜱虫叮咬,应及时就医
对于已经被虫叮咬形成的伤口,要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处理,并在随后的2周密切注意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乏力等身体不适,要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通过血常规检测及动态复查可以及早提示是否感染该病,以便及时进行治疗。
张静强调:“就医时要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野外活动史和蜱叮咬史。”
蜱虫病可传染,护理患者应做好防护
该疾病在人和人之间是可以进行传播的,急性期患者的血液和体液是具有传染性的。
我院曾收治1起家族聚集性病例(4例重症病例)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后经流行性病学调查证实,患者母亲因高热、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死亡,因其临床表现于4例患者相似,考虑为初始患者。患者均接触过母亲死前的血性分泌物,未及时洗手,随之通过擦泪、吸烟等粘膜接触,最终发病,考虑为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因此该病患者应隔离治疗,参与护理的亲属要戴口罩、戴手套,避免直接接触患者血液等体液;若不慎接触应及时清洗消*,清洗消*前绝对不要接触粘膜部位(例如接触患者血液后未洗手消*便吸烟、摸嘴唇、揉眼睛、挖鼻子等)”。
张静最后提醒大家:“与该病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在随后的1-2周也要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