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收藏贴抗击肿瘤的狙击手免疫治疗的副作 [复制链接]

1#

年,全球首款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伊匹单抗获批用于黑色素瘤,正式开启了肿瘤免疫治疗的新征程。多年来,随着研究人员对肿瘤发生机制的不断探索,免疫治疗药物屡屡突破,已经成为了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

但是,免疫药物对于肿瘤患者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在为肿瘤患者带来突出预后效果的同时,有时也会发生严重的副作用,比如免疫性肝炎、免疫性肺炎、免疫性心肌炎以及免疫性神经系统炎症,严重的可能会危及生命。因此,一定要警惕免疫治疗的副作用。

▲图源:newatlas

免疫疗法,抗击肿瘤的“狙击手”

年,在美国肿瘤学年会上,一种被称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药物因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效果而大放异彩。同年,《纽约时报》和《科学》杂志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击恶性肿瘤的成果评为年度自然科学领域“十大突破之首”。

与传统抗肿瘤药物不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通过调节自身免疫功能,改变免疫细胞与肿瘤细胞的固有联系,破坏癌细胞的微环境,激发免疫细胞的巨大潜能,借助自身免疫系统的压倒性优势来消灭肿瘤。这种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副作用小,挽救了无数肿瘤患者的生命。

▲图源:genscript

目前,肿瘤免疫治疗在包括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癌、霍奇金淋巴瘤、肾癌、尿路上皮细胞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等几乎所有类型的肿瘤上都取得了令人惊喜的临床进展,已经成为了肿瘤治疗领域不可取代的重要手段。

推荐阅读:肺癌双免疫治疗时代来临!有效减少化疗副作用、显著延长生存期;免疫治疗,引领日本晚期胃癌治疗新格局;定格,肿瘤治疗进展盘点(二)——显著提高肝癌治疗效果的5种PD-1/PD-L1免疫疗法等等。

免疫治疗的相关副作用以及处理方法

免疫治疗通过改善人体自身免疫功能达到杀伤肿瘤的效果,挽救了肿瘤患者的生命。但是与此同时,免疫治疗也会由于复杂的机制而对正常细胞产生伤害,导致相关器官出现不适症状,称之为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irAEs)。

一、皮肤反应

患者症状:

片状皮炎、广泛性皮炎、斑丘疹(皮肤大疱形成除外),瘙痒,皮肤色素减退。

处理对策:

中*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是可能威胁生命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应鼓励患者在症状一出现即寻找医生获得对症治疗方案。若有皮肤大疱形成,则治疗应永久终止。

日常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湿润,每天使用无酒精,无刺激性的保湿乳肤霜,用纸巾时避免来回擦拭;

清洁皮肤是使用无刺激性的皂液,浴液,水温不宜过高;

外出时做好防晒,如戴遮阳帽,打遮阳伞,涂防晒霜;

穿柔软宽松的纯棉衣服,不要穿化纤和布料较硬的衣物,以防摩擦皮肤;

勤剪指甲,以免抓破皮肤。

二、消化道反应

患者症状:

腹痛,痉挛,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便血,肠穿孔症状,败血症,腹膜刺激症,肠梗阻。

处理对策:

免疫相关结肠炎是可能威胁生命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患者及家属一旦发现以上症状,应立即告知主治医师,由主治医师根据症状进行对症治疗。

日常护理:

检测体重,留意饮食情况和排便情况;

少吃高纤维,油腻食物,生食,乳制品,糖果,酒和咖啡等;

可适当按摩,针灸等舒缓治疗方式,可能会有一定效果。

三、呼吸系统症状

患者症状:

呼吸困难,咳嗽,发热,胸痛,偶尔会发生缺氧且会快速恶化以致呼吸衰竭。

处理对策:

1级肺炎患者无需特需处理;

2级及以上肺炎患者,除暂停免疫治疗外,尽快予激素治疗,如不能完全排除感染,需考虑抗感染治疗;

3~4级肺炎患者永久停用免疫治疗。

四、肝脏系统症状

患者症状:

瘙痒、*疸、恶心、呕吐,肝功能检查值升高

处理对策:

肝胆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可能威胁生命,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早告知主治医生,早期干预,有效管理。必要时可通过治疗中断、停止和/或皮质类固醇来治疗。

日常护理:

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忌油腻;

定期检测肝功能。

五、内分泌相关症状

患者症状:

甲亢:怕热,焦躁,食欲亢进,体重减轻;

甲减:怕冷,嗜睡,疲乏,体重增加。

处理对策:

甲亢:定期检测;对症治疗;暂停免疫治疗,待不良反应缓解后重新开始;

甲减:定期检测;对症治疗,酌情使用口服激素;可能需要暂停免疫治疗,待不良反应缓解后重新开始。

六、关节疼痛

患者症状:

肌肉,关节的疼痛,肿胀,红斑等。

处理对策:

口服止痛药,低剂量口服激素;暂停免疫治疗。

日常护理

轻度关节疼痛,每天适当活动,改善体力和睡眠;

活动过程中注意保护关节,防止跌倒;

起床,久坐站起等变换体位的时候,动作尽量缓慢。

七、肾脏系统

患者症状:

血尿,尿量减少,脚踝、四肢乃至全身肿胀可能是肾脏不良反应。

处理对策:

定期检查肾功能;使用静脉激素;根据严重程度,暂停或永久停止免疫治疗。

八、神经系统

患者症状:

肌肉无力,麻木或不自主抖动,行走不稳,头痛,尿失禁,认知或语言障碍以及昏迷等。

处理对策:

中度及以上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口服静脉激素;根据严重程度,暂停或永久停用免疫治疗。

九、心脏相关症状

患者症状:

胸闷,胸痛,心悸,出汗,呼吸困难,或是感到乏力,活动力下降,或是发现踝部水肿。

处理对策:

使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

注:心脏不良反应的总体发生率虽然并不高,但其致死率却很高,尤其是免疫性心肌炎,致死率极高,因此一定要引起重视,一旦发现以上症状,立即告知主治医师!

免疫治疗目前已经成为肿瘤治疗领域重要的治疗手段,未来,相信在研究人员的继续探索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免疫药物面世,帮助更多肿瘤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如希望了解更多肿瘤治疗内容,可以通过拨打热线--或添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