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治痛风 http://www.shenitong.com/1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谁冬天收藏得不好,谁越早会中招……
冬天收藏的是阳气和血气,封藏得好,一开春就开始缓慢释放精气神,接下来的“生”“长”会比较得力。
冬天收藏的不好,身体又受到寒气侵袭,加上作息不规律,熬夜耗损阳气,进入春天后,就会影响到阳气的生发。
春天肝阳的振奋能够帮助祛除冬季积攒在身体的邪气,阳气不足,春天就容易生病。
2不仅“春夏养阳”,四季皆须养阳
《内经》里面有“春夏养阳”这么个提法,这个春夏养阳的养生方法,对于避免很多的疾病有效。这是古代几千年实践得出来的一个非常正确的结论。
中医讲究治未病,治未病并不是说治那个没有病的人,而是在疾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就遏制它。
因为人是自然界大气所生万物的其中一种,人的身体和自然界是同步的。自然界的规律是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所有的动、植物都要遵循这个规律。
那么冬天,积蓄了大量的能量以后,到来年开春,阳气慢慢升华,这个时候冬天的动物也醒来了,一些植物开始慢慢生长、萌芽、发育,这是一个阶段。
然后到了夏天,阳气又进一步生发,所以春天和夏天,耗费的阳气最多。
人的生命,以及动、植物的生命,也是依据这样一种情况生长、发展,也要消耗很多阳气。
所以在这个时候特别要强调养阳了,要不断地补充、保护阳气,就是因为阳气消耗特别大,你不要再伤害它。
其实阳气这个东西,不仅是春夏要养阳,一年四季任何时候都不要伤害它。
3春季养阳四要点
1
养阳重在养肝
在五行学说中肝属木,与春相应,主升发,喜条达疏泄而恶抑郁。
养肝首要一条就是调摄情志。
据统计,春天精神病发病率高于其它季节,素有肝病或心脑血管病的人往往加重。特别是肝炎,它的肝外表现又千变万化,对其危害不能低估。
春宜养肝,这对肝炎病人和肝炎合并症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否则肝炎易复发,各种合并症会接踵而来。
所以,春天务必注重情志养生,保持乐观开朗豁达的情绪,以使肝木坚实,肝气顺达,从而起到养生防病,延年益寿的作用。
2
养阳贵在顺变
“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道破了春季乍暖还寒的多变的气候特点。
所以要顺应气候来保暖防寒,不使阳气受遏。
“春捂”是适应阳气升发养生之需,也是保养人体阳气防病保健的科学良方。
顺应气候变化,“捂”得适当,才能抵御寒邪侵犯人体,阳气旺盛,抵抗力强,更有效地预防多种春季传染病。
3
养阳功在锻炼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在春季时阳气舒发,周身气血调和,经脉松弛,阳气较易发泄。
若要养生,既要注意保护自身的阳气,避免由于过度活动和损耗而对人体的养阳和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又要注意采纳自然之气以养阳。
基于这个道理,古人提倡春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即以小运动量的活动为宜。
因此,在阳春三月,人们应根据自身的体质,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慢跑、走路、踏春,打太极都是不错的选择。
4
养阳益在摄食
初春阳气初发,要合理调摄饮食,注意饮食保健。中医提倡在春天“省酸增甘”(少吃酸,多吃甘)。
中医认为酸入肝,会助长肝气的升发,春天过食酸味无异于火上浇油;而甘入脾,脾胃旺盛则可反克肝气,使其不至于过旺。
另外,甘能缓和烦躁亢奋的情绪,对患有肝脏疾病的人来说,有增强抵抗力、缓解症状的作用。
平时素体阳虚,阳气不足,手脚冰凉的人群在春节可以吃一些韭菜,姜糖制品等帮助祛除冬季带来的寒湿,同时帮助生发阳气,为这一年阳气的生发打好基础!
那到底应该如何省酸增甘呢?
大体的原则是,少吃有酸味的食物,如李子、橙子等;多吃一些味道偏甜的食物,如红枣、蜂蜜;多吃一些对脾胃功能有帮助的食物,如米饭、谷物、山药等。
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就能达到调养脾气的作用。脾气顺,则肝气顺,这是人体的安身之本。
春日食补,则应以清补、平补为主
平补的饮食有麦类、薏米、玉米、豆类及其制品、水果类、海产品和蛋类;清补的饮食是指性凉的食物,如甘蔗、梨、香蕉、莲藕、荠菜、百合、甲鱼、螺蛳、鸭肉、海蜇、海带和绿豆等。
扫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进店下单购买极品晒伏姜、特级平阴玫瑰。了解更多请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