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处暑已至北京的秋天就从今儿开始啦 [复制链接]

1#

周一晚上的那场大雨

卷走了末伏的闷热

也给北京带来了秋日的清凉

这几天北京的天气那可真是好得不得了

蓝蓝的天空白云朵朵飘

让人忍不住想高歌一曲来抒发胸中之意

空气中的闷热也渐渐消散

在空调房里坐久了

还能微微感到一阵寒意

不过空调虽好可不要贪吹哦!

尤其是各位上班族

中午午睡的时候一定记得

给自己搭块毯子或是披件衣服

以免午睡起来身体受凉~

一转眼末伏天已过去了两日

三伏天也算是到了头

这不眼下“处暑”已顺利接过

“立秋”的交接棒

咱北京的秋天从今儿起

可算是正式开启了

您或许要问了

这“处暑”怎么会在“立秋”后呢?

上周咱们都忙着贴秋膘了

怎么又说今天才算是秋天的开始?

那现在咱们到底在夏天还是秋天啊?

您别急,也别慌着迷糊

先让我给您说说这“处暑”的来历

什么是处暑

在二十四节气中,处暑的命名与其余节气是不同的。因其以“暑”命名,常被认为这是一个夏天的节气,殊不知,此时时令上已入秋天;而这里的“暑”,并不像大暑、小暑等节气一样表示气温的强度,而是指暑气的终结,表示的是一种状态。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一般在公历8月22-24日交节。所谓“处”就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则表示漫长炎热的暑天结束。

处暑时,三伏已过或近尾声,这天气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较大,不时还伴有秋雨降临。正因如此,处暑这一节气即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上的秋天啦~

处暑有三候

处暑有三候,分别是:“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也就是说,在处暑时节,老鹰开始大量捕食,为过冬储备能量;天地逐渐肃杀,农作物已经成熟。总之,是一派秋天的景象。

处暑习俗知多少

?出游迎秋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比如处暑前有中元节,后有中秋节,都是与祭祖团圆相关的节日。正因为如此,时至今日,处暑前后业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

除了祭祖外,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而且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据说放河灯这个习俗可以追溯到渔猎时代。那时人们驾舟出海下湖,为免风暴肆虐,在过危礁险滩或遇到风大浪高时,用木板编竹做小船,放入祭品,点上蜡烛,彩纸作帆,放水中任其飘流,向海神祈保平安。

?开渔节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便是渔业收获的时节。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

处暑这时海域水温依然偏高,鱼群还是会停留在海域周围,鱼虾贝类发育成熟。因此,从这一时间开始,人们往往可以享受到种类繁多的海鲜。

北京处暑必吃鸭

处暑时节各地习俗大同小异,但是对于讲究吃的老北京人来说,处暑之时有一样吃食是必须的,那就是——鸭。

北京烤鸭

这是因为处暑到来表示炎热的暑天就要终止了,从这一天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温差增大、昼暖夜凉,此时饮食应遵从处暑时节润肺健脾的原则,常吃些清热、生津、养阴的食物,而鸭肉味甘性凉,正适宜在这个时候吃。

老北京处暑吃鸭可不是只有一种吃法,别看就这一种食材,那做法可是不少。什么百合鸭、八宝鸭、酱板鸭、老鸭汤等等,当然烤鸭也不能少~

百合鸭

吃鸭虽然能凉血去燥,但是处暑时吃鸭咱们也要注意一些忌宜:

食物相生:

1、鸭肉宜与山药同食,可降低胆固醇、滋补身体;

2、鸭肉和酸菜同食可以清肺养胃、滋阴补肾、消肿利水;

3、鸭肉适合和小红豆一起吃,具有利尿解*的功效;

4、鸭肉和沙参同食,鸭肉性温,有补血滋阴之功效;沙参性微寒,有滋阴养胃、生津清肺之功效,两者同食有滋阴润燥,资料干咳等作用;

5、鸭肉宜与当归同食,具有补血作用;

6、鸭肉宜与白菜同食,可促进血液中胆固醇的代谢。

食物相克:

1、鸭肉不能和兔肉、杨梅、核桃、木耳、胡桃、大蒜、荞麦一起吃;

2、鸭肉忌与鸡蛋同食,否则会大伤人体中的元气;

3、鸭肉也不能和鳖肉一起吃,会使人阴盛阳虚,水肿泄泻。

处暑水果正当时

吃龙眼

处暑时吃龙眼配稀饭,可以补充人体在夏天时消耗的热量。龙眼偏温性,有益心脾,补气血,有滋补养气的作用。对于心慌、失眠者有宁心安神的功效,可助睡眠

吃梨子

梨子可“润肺良心、消痰降火”,处暑吃梨子能利尿通便、缓解秋燥。在秋季气候干燥时,人们常感到皮肤瘙痒、口鼻干燥,有时干咳少痰,每天吃一两个梨可缓解秋燥,有益健康

吃石榴

石榴富含矿物质、抗氧化成分,并含有维生素C、亚麻油酸以及叶酸等,能够为肌肤迅速补充水分。石榴性温,味甘、酸、涩,具有生津止渴的功效,适用于津亏口燥咽干、烦渴、等症状

吃木瓜

木瓜有抗菌和保肝的作用,还含有多种氨基酸以及矿物质。木瓜所含的齐墩果酸可保护肝脏,软化血管壁,降低血脂及抗炎抑菌

吃山楂

山楂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有明显的助消化作用,能促进肠的蠕动,还可以增强胃蛋白酶的活性,促进脂肪的分解,起到消食积、助消化作用

处暑时这样养生

早睡早起

进入秋季后,人体出汗减少,人的机体进入一个生理休整阶段,由此,身体就会出现各种不适应,一些在夏季时潜伏的症状就会出现,机体也会产生一种莫名的疲惫感,这种状况就是“秋乏”。因此咱们的起居应作相应调整,尤其是睡眠要充足,最好比平常多睡一个小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秋乏”。

多喝水

想去秋燥必须养阴,而养阴的重点在于留住水分。除了多吃平润的食物外,水分的摄取也不可少。专家建议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温水,可以让整个消化系统苏醒过来,肠子开始蠕动,就会想上厕所,当然也就不会便秘了。但是千万不要喝冷水,因为人的脾胃喜温忌寒,低于室温的水多喝反而有害健康。

通风透气早晚添衣

处暑时节,正值初秋,暑热尚未退尽,此时不宜过多过早地添加衣服,以自身感觉不过寒为准,以提高机体对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虽说“春捂秋冻”但这还是要因人而异,像老人和孩子的抵抗力弱,代谢功能下降,血液循环减慢,既怕冷又怕热,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感,更应及时增减衣服。

精神调养

处暑时节“宜安静性情”,时至处暑,秋意越来越明显,大自然逐渐出现一片肃杀的景象,此时人们容易产生悲伤的情绪,因此在精神调养上,处暑时节要注重收敛神气,使神志安宁,使情绪安静,切忌情绪大起大落。

适当运动

饭后散步,或者饭后做点轻松家务,对于处暑后养生是个好习惯。出门散步的好处,很大程度上在于让人精神放松,在饭后两小时之后,可以做些不太累的运动,例如快走、慢跑、瑜伽等。适当的运动有利于改善身体的血液循环,对消化吸收也有帮助。

写到这里我看了看窗外的蓝天真想周末去公园转上一趟不知道您会不会也有这样的打算呢?处暑时北京也正是最舒爽的季节一直因为天气没有出游的您不如趁着这个时候秋高气爽、温度适宜和家人朋友一起出门转转吧~

最后说一句,今天别忘记吃鸭哦!

往期回顾处暑也要吃好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