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国产厂商加入协作领域,在3C、汽车、机械装备、大健康、巡检、新零售、物流、教育等领域均有不错的表现,年凭借在非工业市场的重点发力而实现出货量迅速增长。各大厂商积极开拓市场渠道,市场出货量进一步提升。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码协作产品的研发投入并借助多方融资渠道寻求发展,未来其他协作厂商依靠产品、技术、方案创新仍存在突围机会,市场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
市场环境来看,因为受新冠疫情和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影响,下游客户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对价格敏感度上升,这给了性价比更高的国产厂商迅速发展的机会。一方面,本土厂商通过不断加强产品及方案创新,在工业领域调整市场推进策略,认可度进一步提升。同时进行多行业的横向拓展,重点发力非工业市场并取得显著成果。另一方面,国产厂商在产学研连携、国内机器人技术推进以及人才培养上纷纷发力,在中国机器人技术生态圈构建以及“科技强国”路线建设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集萃智造为例,其在教育领域开展实训室建设、认证培训、职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等多项服务,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战略,在为各行业集成商与终端用户开发全新方案的同时,不断努力着向社会输送更多机器人技术人才。
相比外资品牌,国产协作机器人本体厂商虽在产品易用性及安全性等方面和外资尚存些许差距,但在性价比及服务、以及面对中国市场需求的敏感性和灵活性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同时,本土厂商在中国协作机器人整体行业的成长不留余力地做着贡献,未来随着协作产品技术水平的提高、方案应用的积累以及面向非工业领域应用需求的逐步开发,国产协作前景可期,市场份额有望继续扩大。
相较于传统工业机器人,协作下游行业规模小而分散,协作企业在积极寻找可以规模性放量的机会点。除在3C、汽车等工业场景的应用初见成效外,协作机器人近来已经逐渐拓展到大健康、新零售、餐饮、教育等非工业场景,一方面提升了大众对协作机器人的认知,另一方面也拓展出更多的人机协作应用场景,后续将加快技术方案的积累及创新型应用的落地。协作机器人本身产品的属性,决定了其应用的柔性及高度可拓展性,未来工业及非工业场景将共同驱动协作市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