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曾金:空壳博客怎么装得下民意见
据悉,在江西省,县官实名开博蔚然成风,不少官员的民生博客开得有声有色,但也有一部分不尽如人意。有的是“空壳博客”,对百姓反映的问题也无回应;有的是“官文博客”,全是会议讲话稿、致辞等;有的是赶时髦的“应景跟风博客”,虎头蛇尾,长时间不更新。(10月6日《半月谈》)曾有论者指出:“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不会利用络的领导,不积极参与互联的领导,不能算是现代型的领导。”回首过去,“事”如烟,揆诸现实,络又生新风。通过省长市长邮箱以及民生博客等方式,便利了群众与*府的沟通。尽管偶有干部“没时间闲扯”,但互联无疑为民众打开了一扇反馈的门,因为多数情况下群众借助络还是可以向相关官员提出意见、反映问题。不过,如鲁迅所言“事实常没有字面这么好看”,现实确实也存在不少问题。部分官员有心开博却无心“经营”,最终成了新闻中提到的“空壳博客”。此种现象虽说并非普遍,但正是这“一小部分”,使得民反馈的意见未能落到实处,从而挫伤群众络问*、参*的积极性。这恰恰与官员开博的初衷背道而驰。《国语·周语上》中说,“防民之口,胜于防川”。从我国的国情来讲,超过3亿的“民大*”是一支“舆论先锋”,在参*议*、建言献策等都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利用互联问计于民、问*于民,从而倾听民声、了解民意,已是很多地方干部的共识。然而,开了博客却不闻不问、闭目塞听,怎能真正服务于民,又怎能防民之口?络传播时代,官员通过开博方式突破原有民意接收渠道、“转战”络实乃明智之举。但应该明白的是,做事应有始有终、不可虎头蛇尾,开博后却屡不更新,对友反映的问题也视而不见,怎能赢得民拍手叫好,又怎能真正发挥络问*的实际作用?去年6月,胡锦涛主席作客人民时说,“互联已成为思想文化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并认为通过络可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线与友聊家常般纵论国事,也肯定了互联对*府开展工作的重要作用。这些标志着我们已经步入络问*和络参*时代,然而若想充分利用好互联,首先还得脱去“空壳博客”的“马甲”,以更加务实的姿态面对民,多倾听基层声音,多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