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这个词用的不是很妥当,我觉得用“多元化”来形容会更佳的贴切一点。“南米北面”,这个词我这里是没有听说过的,不过从字面上理解的话,应该是南方人的主食是米饭,而北方人的主食是面食。“简单又家常,吾家小食堂”,大家好。大家都说南方北方,那咱们国家南北方是如何划分的呢?南北方的划分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以北的地方就是咱们常说的北方,以南的地方就是咱们常说的南方。秦岭以北降水量少,气候较为干燥。以南则降水丰富,气候湿润。特别是到了冬季,北方的朋友到我们这里来,反而会觉得我们南方会冷一些。这就是气候湿润的原因,他们称为“湿冷”。
“南米北面”饮食有所差异,但却能融合成一道可口的面点。这道面点就是烧麦。烧麦不同于包子,面皮是没有经过发酵的,把面皮擀成薄皮,中间裹上糯米,手捏而成。上锅蒸熟后,面皮劲道,糯米软烂。是一道可口的点心。特别是在吃早茶的时候,出现的频率很高。饮食文化的差异是根据地理环境和口味习惯的决定的。比如四川云贵地区,群山环绕,山珍数不甚数,肉类的食材也是种类繁多,但是这类的食材通常会带有大自然的土腥味等异味,特别是吃川味火锅,毛肚,鸭肠,黄喉,腰花,食材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腥臊味,所以需要通过大油,大料,重口的调料来去除异味,突出食材爽脆鲜嫩的的口感,渐渐的就变成了一种“麻辣”的特色,红遍全国的大街小巷。
而广东潮汕地区是沿海地区,主要的食材是海产品,这类的食材吃的是一个鲜嫩,因此用清蒸白灼的做法才能够最大程度地还原食材的原汁原味。这也让广东地区朋友的饮食习惯变得清淡,不仅海产品可以清蒸白灼,就连牛肉火锅也是清水涮食,新鲜的牛肉在切片的时候,肌肉组织还能够颤动,讲究的就是一个食材的新鲜度。烤鸭起源于南京,一直到现在都是以卤味的方式呈现,鸭子烤制的时候只加香料不调味,购买的时候店家为你斩切成块,并浇上秘制的汤料,鸭皮香而劲道,鸭肉瘦而不柴。这样的做法用在鹅身上,就是广东香港的烧鹅。而同样是南京,还有一道有名的鸭子菜肴就是“桂花盐水鸭”。
桂花鸭的鸭皮白嫩爽滑、鸭肉酥香入味,特别是入秋以后,桂花盛开,加以桂花为佐料,为鸭肉又增加了一丝清甜的香气。一只鸭子只是在南京就有这么大的制作差异,何况咱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呢。而这只鸭子到了北京,就成了中外驰名的“北京烤鸭”,我想只要是去北京旅游的朋友,一定都会去捧个场吧,哈哈。吃北京烤鸭更多的我觉得是讲究的一个仪式感,这就是皇城脚下留下来饮食习惯,所以北京的菜色大多比较精致。片下的鸭肉摆成好看的造型,配上黄瓜,葱丝,甜面酱,最后用春饼裹着吃,很精致。一裹入口,鸭皮,黄瓜,葱丝的味道很是不错,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香”。
而同样在北京,卤煮,豆汁,焦圈这样的大众小吃也是受到了大家的欢迎,精致的菜肴和简单的小吃相容共生。兰州牛肉拉面讲究的是“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一清指的是汤色清爽,二白指的是面条洁白,三红指的是辣油红润,四绿指的是蒜花青绿,配上几片白切的牛肉,让这碗面也是在全国遍地开花。而同样是牛肉面,在台湾则是以红烧的方式呈现,酱牛肉浓汤,配上劲道弹牙的面条,味道也是浓郁可口。虽然台湾红烧牛肉面并不是很普及,但各大超市小卖部却以方便面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它的特点。这样的例子很多,饮食文化差异巨大,各种美食又各有特点,让大家能够有更多的选择,说句玩笑话,如果可能的话,每天吃一种不同的菜,在咱们国家连续吃一年都不带有重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