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广州知名粤菜品牌炳胜创始人之一卢润炳在参加于越秀山体育场举办的双鱼-长虹杯元老足球赛时突然晕倒,心脏骤停,送医院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与球队合影,后排中间白衣男子就是卢润炳。
今日中午12点,炳胜集团董事长曹嗣标在朋友圈发出泣告,证实此事。
炳胜很多老广都熟悉,为什么叫“炳胜”?
年8月8日二人共同创下“炳胜”品牌。品牌名号中的“炳”正是指卢润炳,人称“烧鹅炳”。
另据美食导报报道:其实,之所以叫“炳胜”,一则是因为曹嗣标的姐夫“阿炳”在海印一带比较出名,人脉较广;二是“炳胜”寓意“绽放灿烂的饮食文化”。
刚开始炳胜的生意非常不好,接近倒闭。两个创始人看到周边的餐馆非常火爆,潜心钻研,并决定从鱼生开始做起。终于,炳胜逐步红火起来。
炳哥低调,公司由曹嗣标及其弟弟曹嗣全主理,经多年奋斗,炳胜成为粤菜界的标杆之一,在广州开出多家门店,成为本地食客钟意的粤菜食府,亦吸引了众多明星红人来访。近年来,炳胜不断开拓创新,针对年轻市场研发新品牌,相继开出小炳胜和西村,从街铺走向大型商场。
美食专栏作家郭婉华说,炳哥累积了丰盛的人生经验和连锁餐饮管理经验,有众多的人脉关系。他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在广州他是第一个将水果玉米作为餐前小食的人。
前广州足球队队员司徒钜说,炳哥多年来热心于广州的业余足球,每年都赞助多支业余球队,也用自己酒楼的名义组队参加广州多个年龄段的业余足球。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曾繁莹)
关于心脏急病,
下面这些知识一定要清楚,
关键时刻能救命!
▼
众多的意外事故都在给运动爱好者以警示:
01
今年5月,上海市静安区工人体育场发生意外:一名男子在踢球休息时,疑似突发疾病,周边群众上前查看,发现男子意识模糊。急救医院,医院抢救,最终不幸身亡。
02
今年5月18日,杭州一女子在健身房跑步时猝死。家属查看监控后发现,虽然健身房中的教练有3人具备CPR(心脏复苏术)证书,但是在到来前的14分钟内无人敢上前施救……
03
年7月,65岁湖南骑友肖某与朋友7人邀约,欲骑行至四川甘孜州稻城亚丁。翻越巴朗山时,肖某不幸猝死。据其家属称,他有心肌梗塞病史。
小编提醒,各位运动爱好者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做训练、锻炼的时候不要认为我的运动量越大,或者是训练量越强,是不是我的身体就越好,这应该是根据个人的情况量力而行。
猝死是什么?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猝死定义:“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
近年来
心脏骤停/心梗/心脏性猝死
越来越年轻化
运动猝死事件时有发生
不要漠视心脏“警告”
发布于今年6月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是我国最新、最权威的心血管疾病状况综述,报告指出,我国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居民首位死因仍然是心血管病死亡,高于肿瘤和其他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居民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
从年至今,中国居民心脑血管病住院总费用年均增速一直一直远高于GDP增速!而根据推算,全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9亿;今后10年,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
怎么才能避免心血管意外的悲剧发生?专家指出,不仅在重视体检,更不能漠视心脏、心血管发出的“警告信号”。
医院心内二科主任、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杜作义认为,其实极少心梗患者之前毫无提示,只是可能他们意识不到危险,比如饮酒后出现胸闷,不能以为“食滞”了;运动后出现不适,不能光觉得自己“体质下降了”等。
建议首先要非常重视通过体检来发现心血管问题,有没有血脂、血压、血糖等异常,尤其是家族内有亲属出现过冠心病史、心梗史、脑梗史的人士,一旦有体检异常,更要进一步找心内专科检查、咨询、治疗。
就算体检无异常问题,如果出现运动后、饮酒后心慌、胸闷、气促,或者运动后自感体力、活力恢复大不如前,稍大的活动后发出气促、“气不够用”,要警惕是否心血管有狭窄、有粥样硬化斑块、血栓等问题,尽快就医排查,及时处理。
心内科专家:“不时接到运动时心梗患者”
“运动与心肌梗死存在着很明确的关系”,医院心内二科主任、学科带头人、主任医师杜作义指出,临床不时接获由运动诱发的心肌梗死、心脏骤停、猝死个案,更让人痛心的是,这些运动中、运动后发病的人士,多属平常体质不错,大多是青年人、壮年人居多。
运动明明是良好生活方式,无论中医与西医都是非常推荐的保健之法,为何会诱发心梗?
杜作义指出,这是因为运动会增加人体、心脏的需氧量,尤其心脏的负担会加重,这时如果运动者本身血管有问题的,比如冠心病患者,他的冠状动脉已发生硬化、狭窄,不能充分扩张而造成心肌缺血;过分剧烈的运动也可诱发斑块破裂、栓塞脱落,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他认为,运动诱发心梗,导致抢救不及死亡,可能发生问题的是主动脉、大血管才会这样。
季节变化与烟酒也是危险因素
此时运动发生心梗,杜作义认为,季节变化也是发病因素。
他指出,尽管地处岭南,广州此时已是秋尽冬至,气候干燥,人体体液丢失得快,因此血液粘稠度增加;温度变化大,昼夜温差大,可导致血管状况变化,比如收缩、痉挛,因而心血管意外频发。“临床发现,一到冬季,心血管诊室、病房、手术室都人满为患,就是因为气温变化、寒冷时,心血管意外足足比夏天增加1-2倍。”杜作义指出,发病表现与其他时节一样,但发病率大大增加。
吸烟与喝酒更是心梗发作的“帮凶”。
杜作义指出,吸烟对心血管是百害而无一利,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这基本算是常识了,很多人意识不到的是,其实大量喝酒与吸烟一样,可通过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是饮酒时,大多数人会大量进食,形成暴饮暴食,进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浓度突然升高,导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雪华通讯员高龙)
猝死前六大征兆,如果出现千万当心
不少人猝死前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但如果出现以下征兆,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多加预防。
1
近期出现或加重的胸闷
如果近期突然出现活动后胸闷,休息一段时间可缓解,这种现象提示您可能患有冠心病。突然出现的症状表明冠状动脉内的粥样硬化斑块还不稳定,随时有可能发生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如果以前就偶尔有胸闷的症状,近期症状变得更加频繁,程度更加严重,同样说明以前尚属稳定的斑块目前出现了小的破损,并且随时都会发展为大的破损,导致急性心梗的发生。遇到这种情况,医院就诊,并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
2
心慌
心慌往往是心率加快的主观感受。不定期出现的心率加快通常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结果。多数心律失常的危险性较小,不会引发猝死,但如果是频繁发作的室性心律失常,则有发展为室颤的风险。
(网络图片)
另外,很多老年人出现心慌是房颤作祟,如果房颤伴发心脏传导疾病,也很容易发展为室颤。室颤发作后,数分钟之内即可导致死亡。因此,频繁心慌发作也应及时就诊。
3
心跳过缓
心脏的跳动是由特定的起搏细胞发起的,起搏细胞功能变差就会导致心脏跳动速率减慢,严重时会引发心脏停搏。起搏细胞功能会随年龄增长逐渐变差。
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不断提高,80岁以上老年人的比例也在增加,这部分群体的起搏细胞功能会逐渐变差,心率日益减慢。老年人活动量通常较小,较慢的心率也能维持正常生活所需,因此往往被忽视。
老年人应定期监测血压、心率,如果出现心率小于50次,血压变低,就很容易出现长时间的心脏停搏,导致猝死。
4
晕厥
晕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多数晕厥是由于心跳突然减慢或停止,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常见的原因包括窦房结疾病、房室传导阻滞、迷走神经张力过高等。
(网络图片)
晕厥有时持续几秒钟后能自行恢复,如果不能恢复,便会造成猝死。因此,出现不明原因晕厥后应非常警惕,尽快查明原因,预防下一次晕厥甚至猝死的发生。
5
不明原因的疲乏
猝死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也会发生。很多年轻人工作压力较大,常出现疲劳,属于正常情况。但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疲劳、乏力,或伴有胸闷、水肿,则应警惕猝死的发生,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心肌炎或心肌病造成的。
心肌炎在年轻人中比较多见,通常见于感冒1~2周后,出现疲乏、胸闷、乏力等症状,极易引起急性心衰。这种情况下应严禁重体力活动,卧床静养。
心肌病多是遗传性疾病,早期不易察觉,出现症状时多已发生心肌结构的不可逆改变,如心脏扩大、心肌肥厚等,非常容易引发猝死。因此,当出现不明原因的疲乏、胸闷时,应高度警惕心肌炎、心肌病的发生。
6
眼前发黑和肢体麻木
脑卒中也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有些卒中起病急骤,几分钟内就会发生肢体瘫痪、血压增高,这种情况下,患者若及时就诊可挽救生命。但有些脑卒中起病缓慢,早期只有轻微症状,患者并不在意。一旦进展,可能引发猝死,因此需要多加留心。
(网络图片)
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或房颤的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数倍。如果出现单侧看不到东西、单侧肢体麻木、乏力,或走路不稳、有踩棉花感,应警惕脑卒中的发生,及时就诊。做到早期识别,往往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要发现猝死的上述前兆,我们需要时刻对身体不适保持警惕,发生情况时要快速反应,及时就医。
如何预防运动猝死?
1、不要参加力所不能及的体力竞赛活动
2、运动前一定要做热身运动,运动后要做放松活动。切勿突然参加剧烈活动,也不能突然中止活动
3、不要参加过于剧烈的运动,应以运动时即刻心率高于平时心率的70%为宜;比如,平时心跳60次/分钟,运动时最高心率不能超过次/分钟
4、运动中出现不适必须停止运动,不要勉强坚持,并要及时就医
5、餐后不要立即运动,避免因肠胃需要血液而致使心脏和肌肉缺血
6、避免在不洁空气的环境中运动,并要注意冷暖及时调整穿衣。如果在雾天、阴霾天、沙尘天等气象环境中锻炼,那就和吸烟一样有害
广州街头“救命神器”,你会用吗?
发生急性心梗、心源性猝死后,除及早进行心肺复苏外,通过电除颤仪进行心脏除颤将大大提高救治成功率。
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是一项供非专业医疗人士使用的社会化急救产品,它的目的是在现场由公众使用为此类病人进行及时的点击抢救。
在广州,以广州塔为代表的旅游景点已在今年8月份开始安置这一救命神器。首批试点的八个“微型应急站”主要在广州塔、花城广场、北京路、正佳广场、白云机场旅游信息咨询中心等人群密集的地方。
“微型应急站”内设AED自动体外除颤仪一台,急救箱一个。信息时报记者蒋隽摄
取下来之后,怎么用?
我们来看一下上海红十字会的急救培训班的演练操作:
首先,取出并按下电源按键后,按照语音提示撕开密封的贴片包装;
AED设备主要由机器主体与电极片组成
第二,其中的*色与红色两片贴片即作用于患者的电极片,根据图示分别贴于左胸部上方与右胸部下方,并将电极线插入AED相应插口处;
第三,机器语音会立即提示“正在分析心律”,并根据实际情况告知应电击还是继续人工救护,使用过程不超过1分钟;
需要注意的是,除AED语音提示“离开患者”外,其余时间施救者都应持续进行心肺复苏(CPR)抢救,保证胸外按压频率在每分钟至次。
看图片还不够直观?
这里还有介绍胸外按压和AED使用方法的视频:
AED
AED全称“自动体外除颤仪”,使用非常简单,及时正确使用,成功率远高于徒手心肺复苏(CPR),因此被称为“救命神器中的傻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