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风趣幽默的邻居高阿姨70来岁,她自称最近上一两层楼或稍加大点活动或走快点,就老感觉心慌、心脏“砰砰砰”跳得厉害,高阿姨趣称:“我心脏好像就要跳出来一样……”。家人带她就医,结果诊断为:心房颤动(房颤)。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心房出现无序激动和无效收缩的房性节律紊乱,导致头晕、呼吸困难或疲劳等症状,在老年人中十分常见。
心房颤动的症状
房颤有很多类型,阵发性房颤的发生可能持续数小时到数天不等,有的房颤也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对人们生活造成的影响也是不尽相同。快速心律失常的最大症状是心慌、心悸,心跳过快导致供血不足还会有头晕不适。
有些人房颤发作5分钟就会出现症状,而很多人只是在例行体检时才发现房颤。
心房颤动的治疗
房颤的治疗有两个主要方面:控制节律和减慢心率。控制节律,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或微创手术将心律恢复到正常。
减慢心率,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降低心率。
几十年来,医生们都倾向于减慢心率,主要是因为用于节律控制的药物有更令人担忧的副作用。但是,最近关于房颤的治疗方法有所改进。年8月29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房颤的两种治疗策略的比较,专家们分析了来自11个欧洲国家个医疗中心的个患者,平均年龄70岁,房颤确诊时间为一年之内。其中一半的受试者接受了心律控制治疗,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氟卡胺、胺碘酮或消融治疗。另一半接受减慢心率的治疗,通常包括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
对患者跟踪5年多之后,通过比较患者的住院率、中风或心血管疾病死亡三种严重后果的发生率,发现在接受减慢心率治疗小组中有名患者出现严重后果,而在接受早期节律控制治疗小组中有名患者出现严重后果。
控制节律的方法
这一研究的发现有点令人惊讶,但这可能反映了一个事实,就是医生越来越善于使用节律控制治疗房颤。一般的临床经验都是,除非一个人的心律失常症状频繁出现,无法缓解,医生一般不会给开抗心律失常药。虽然这些药物是安全的,但是服用这些药物还是需要密切监控的,因为药物可能对肝脏、肺和甲状腺有*性作用,还有可能引发潜在的危险的室性心律失常。如果药物不起作用或引起令人不安的副作用,医生可以选择导管消融术。
在导管消融术过程中,需要一根细而柔软的消融导管通过较粗大的静脉进入心脏,然后在心脏异常电信号发出之后,通过消融导管加热或降温来破坏心房中的微小组织点,压制异常电信号,恢复正常的心脏节律。
给房颤患者的建议
然而,必须认识到,房颤最严重的威胁就是中风的风险比较高。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患有房颤的人,不管是接受什么治疗方案,包括消融治疗后一段时间,都应该服用抗凝血药物。
大多数普通医师一般都不喜欢开控制节律的药物。如果你被诊断出患有房颤,那最好咨询心脏病专家,以确保得到最佳的治疗方案,尽量减少你的症状、降低药物副作用和中风的风险。
前面提到的高阿姨,就在医生的建议下,做了射频消融术,她说上楼再也不觉得心慌、气短了,又可以一口气上六楼啦。
END
◆◆◆◆◆
陈爱兰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医学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广州医院心内科二区负责人,心衰中心副主任
社会任职:
广东省病理生理学会第一届心血管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女医师协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女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与代谢性心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病理生理心血管专委会常委
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心脏健康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州市医师协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药学会第一届心血管联盟常务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十届委员会青年委员
广州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青年专业组成员
广东省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分会第四届委员会成员
专业特长:
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包括心血管起搏、射频、左心耳封堵手术替代抗凝等介入治疗,常见疾病心力衰竭、高血压、冠心病的诊疗,急危重症的救治)、科研和教学工作,擅长于心血管疾病的综合治疗和管理。于年在美国克利夫兰医疗中心心血管疾病研究进修,于年在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进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多项省、市级课题,在国际国内杂志如JAMAInternalmedicine、NatureCommunication发表专业论文二十几篇,是年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校级“千百十工程”、医院青年优秀人才培养对象,年羊城晚报岭南名医项目“身边好医生”,医院最强科室首届实力中青年医生,年广东首批援助湖北疫情防控医疗组组长,广医一院队长,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年第二届“中青年心血管病菁英”抗“疫”英雄奖。本人擅长:心力衰竭、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血管介入治疗和器械植入、心律失常诊治以及射频起搏治疗和综合管理;尤其是反复不明原因的胸痛以及心悸的处理,心肌病、心肌炎等疑难急危重症的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由于现代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社会环境变迁导致的肥胖、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脂肪肝、头晕、失眠、免疫力下降等系列亚健康问题的早期干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删除
文章好看,点“赞”“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