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流感与普通感冒你还傻傻分不清吗 [复制链接]

1#

秋末冬初,随着冷空气的侵袭,感冒的人也越来越多,尤其是抵抗力偏弱的老人和孩子。在生活中,感冒似乎已经司空见惯,而且应对感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家秘笈”,感冒来了,会快速扼杀在摇篮中。

说到感冒,其实大多数人还是不了解的。一个最简单的问题,流感和普通感冒到底有什么不一样,我想大多数人是说不出来的。在大多数人看来,流感就是感冒,感冒来了,大家都会用自己的方法去应对,也会奏效,但有时候也是乱枪打鸟,不知道怎么弄的,感冒就好了。

西医角度:“流感”是病*引起,普通感冒是细菌引起

从西医角度讲,所谓“流感”,是病*引起的,别管是什么型的病*,一般没药可治,唯一的办法就是疫苗预防。所谓的无药可救,是说“流感”病*一般有“自限性”,熬过病*猖獗的那几天也就没事了,这个期间只有多休息,多喝水,增强抵抗力,即便吃药,也要等到病*过后才奏效,其实和吃的药没多大关系。

普通感冒则可能是由细菌引起的,如果是细菌感染,抗生素就可以解决,而“流感疫苗”是防护不住的。

中医角度:流感全身症状明显,普通感冒局部症状明显

从症状上看,体温突然升高,甚至高烧到40度,之后才出现头疼、身体酸疼、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之后才出现嗓子疼之类的,这种往往是“流感”。

普通感冒则相反,可以先从嗓子不舒服、流鼻涕、打喷嚏等局部症状开始,也没有“流感”那么严重的身体酸疼,只在病情没得到控制时才发烧的,即便发烧,也不会太高。

发病季节:流感冬季高发,普通感冒一年四季发生

流感常发生在冬季11月份到1月份之间,因为冬季气温较低,病*喜欢低温环境,不耐高温,加之冬季人们容易受寒,抵抗力弱,就给了病*可乘之机。普通感冒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只要感染了呼吸道相关的致病菌,就会引起。

流感与普通感冒,从上面几点基本就能区分开,如果感冒了,我想大家基本有了判断。但最重要的是人们总是认为感冒是小病,可能存在认知上的误区,如果认知不到位,小病也会转为要么的大病,甚至变成要命的病,所以不容忽视。

误区1::发烧、疲乏、嗓子疼就是“感冒”了

发烧疲乏嗓子疼,这三种症状一出,很多人就觉得是感冒了,事实上,还有几种严重的疾病,最初也有这样的不舒服,如果一味地当感冒治,可能会贻误病情。

病*性心肌炎:轻者可以没症状,重者可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甚至猝死,之前会有胸闷、心前区隐痛、心悸、乏力、头晕等,半数左右在发病前1-3周有过发少,全身倦怠等很像「感冒」的症状。如果想排除,最好做个心电图。

风湿热:多有发烧,嗓子疼,类似扁桃体炎,还会出现心包炎、心内膜炎和心肌炎、关节炎、皮肤症状比如环形红斑、皮下结节等,因为和引起咽部感染的链球菌有关后,所以,发烧嗓子疼很可能是风湿热的前驱症状,如果必要,医院的血液化验,可以最终诊断。

急性肾小球肾炎:有的人很年轻就肾衰了,要透析,很可能起源于一次“感冒”,而这个“感冒”其实是急性肾小球肾炎,往往在嗓子疼发烧之后的1-3周内出现血尿、水肿,高血压,化验尿发现里面有蛋白。如果在一次扁桃体发炎之后出现水肿,特别是眼睑浮肿的,为了保险起见,最好查个尿常规。

中耳炎:中耳炎最好发于儿童,多是感冒后咽部、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导致的,另外,感冒后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则压力迫使鼻涕向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

误区2:感冒发烧是小病

感冒发烧很常见,人们会因此不重视,而一些危及生命的疾病就是此时爆发的,比如心肌炎引起的心力衰竭,一些身体原本很好的年轻人在感冒之后猝死,原因就是这个。

引起感冒发烧的原因其实相对单纯,不外病*或者细菌感染,因为治疗病*与细菌感染的方式不同,所以需要通过化验血来明确诊断。一般情况下,如果是病*感染,血液中的白细胞不会太高,甚至还会降低,而如果是细菌感染,白细胞会升的很高,后者就是医生开出消炎药的依据。

现在,除了化验血液查看白细胞的情况,还有一个指标对病情的判断也很重要,叫“C反应蛋白”,英文拼音是CRP。在感染或者组织损伤时,这个指标会迅速升高,用它可以判断病情的轻重。如果这个指标很高,说明感染对身体已经造成伤害,这个时候要限制运动,多休息,很多人因为一次上呼吸道感染转成了“心肌炎”,因为症状隐匿一直到心脏已经扩大了很多才因为胸闷严重被发现,这是非常危险的,和感冒发烧时没充分休息有关系。

感冒发烧时没什么特效药,如果是病*感染无需服药,但必须彻底休息,非此,身体的损伤不能充分修复。特别是上学的孩子,家长总怕耽误学习,让孩子带病上学,千万别小看上学做功课这些事,虽然不是多重的体力劳动,但对于一个组织损伤已经明显的孩子,也是难以承受的负担,因为无论是走路、思考,心脏都要做功的。

误区3:冬天防感冒就要戴帽子

冬天要保暖,但不一定非戴帽子,因为头为诸阳之会,头为“诸阳之汇”,身体的阳经都要汇集到头部,头部是阳气聚集之处,因为头部虽然只占身体重量的10%,但它的散热,却占全身散热的40%,这也是为什么过去还有“贵人不顶重发”的说法,因为过长、过厚的头发,会影响头部的正常散热,甚至会因此“上火”。所以,头部是不怕冷的,因此不用戴过厚的帽子,否则很容易悟出一头大汗到招致受凉感冒。

冬天真正需要保温的是脖子,因为脖子后面有三个受风的要穴,感受到的风寒很多都是从这些部位进入的。急性的,可以引起感冒发烧,慢性的则是颈椎病,即便是夏天,如果久处空调房间,同时颈部后面还正对着空调,引起的问题不独颈椎病,很多人神经性头疼,后背疼,肩膀疼,而且经久不愈,多是颈部受凉引起的。受凉后,颈部的肌肉痉挛,与之相关的部位就会被牵扯而疼痛。

所以,冬天,围巾比帽子重要,特别是脖子到后背的上部,分别有风池风府风门三个容易受风受寒的穴位,即便是夏天,在室内也要准备一个披肩类的东西,就是为了保护这个部位不受空调的危害,起到局部保暖的效果。

误区4:打了“流感疫苗”就不再感冒了

一般情况下,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前几年世界各地流感的发生情况,推断出最可能流行的病*类型,据此研制新疫苗。如果您打的“流感疫苗”正好针对的是现在正在流行的这种病*,这次的“流感”就可能躲过去。但毕竟是预测,而且病*的变异很快,因此,如果您打的“疫苗”没“赶上”这波流行的病*,这疫苗就算白打了。此外,如果不是流感,而是细菌引起的普通感冒,“流感疫苗”是防护不住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