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媒体看岑巩竹笋销天下林间养野猪岑 [复制链接]

1#

竹笋销天下 林间养野猪

——岑巩县水尾镇长坪村打造特色产业走脱贫之路纪实

长坪村大山内的竹笋。

12月13日下午,岑巩县水尾镇长坪村。

村支书*俊碧、村主任*庚和会同驻村干部伍勘驾车走访了村里的贫困户,又去了有着“竹海”美誉的当地竹林和一家野猪养殖场实地探访。

“年,是我们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我们要及早着手,时间不等人。”*俊碧说。

长坪是岑巩县一个深度贫困村,有户贫困户。近年来,全村在上级的支持下,逐步建立了乡村交通路网,种植养殖,异*突起……长坪村,在*的扶贫*策指引下,正在成为一片热土。

1、20年形成村级交通路网

长坪村位于岑巩县东北部,距离镇*府所在地10多公里,距离岑巩县城40多公里。

它处在两州市(铜仁、黔东南)、三县份(岑巩、万山、玉屏)的交界处,其中有两个村民组在地理上面临的情况比较特殊,公山坡组被铜仁的村寨包围,村民进出的路,都必须经过铜仁村寨的地盘;干溪组则与铜仁的村寨混杂,同属于一个寨子的村民,有的是铜仁的,有的则是黔东南的。

长坪村面积广大,但因地势极不平坦,所以交通很不便利,限制了经济的发展。

“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话在我们村,有更加特殊的意义!”*俊碧说,而讲起修路,长坪村走了一条不寻常的“路”。

早年,这里只有一条“毛毛路”进出,它狭窄得连行自行车都很困难,除了窄,还有就是里程比较长。*俊碧回忆,以前去水尾赶集,天不亮就得出门,而赶完集回到家里,天都已经黑了。“由于旅途遥远,那时大部分村民都没有去过岑巩。”*俊碧说。

年,村民们开始投工投劳修路,花了几年时间,终于建起了一条通往镇*府所在地水尾的毛坯路。

长坪村有19个村民组,居住很分散,从多个组赶到村委会驻地,步行须耗时一小时以上,只开通进村公路,各村民组还是感觉不方便。村民们又继续投工投劳修建进组公路,到年左右,实现了组组通马路,但因都未硬化,一遇下雨天,路上便满是污泥,不穿水桶鞋,寸步难行。

从年起,岑巩县委县*府出资为长坪村硬化道路,目前,这项工程仍在实施中。“预计年初,全部硬化完毕,到时,我们的交通问题将彻底解决。”*俊碧说。

2、大山里的竹笋走向大江南北

包装好的竹笋干。

交通不便,带来的是经济的落后。

村民们称,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长坪村的村民也就勉强填饱肚子。“一年中就只有过年或条件好的村民家办酒,才有点肉吃。”*俊碧说,他记得年开始修路时,村民们每人就只带一个糍粑,在工地上一熬就是一天,可见当时的条件极其艰苦。

但是长坪村人有一种不怕苦,敢跟天地斗的愚公精神,这种精神在修路的过程中得到了体现,在谋求发展过程中,也是这样。

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些村民开始外出打工,他们找到了路子,又回来带动其他村民,全村外出打工的村民逐渐增多,温饱问题算是解决了。

不过,村民老是在外打工,也不是个事,村领导班子开始有了新想法,那就是发展自己的产业,慢慢地都把村民们接回家。

经过谋划,村两委决定因地制宜,搞竹笋产业。

“走进我们村,满山满岭都是竹林,简直就是竹的海洋。”村主任*庚和说,长坪村国土面积占了水尾镇面积的三分之一,而竹林的占地面积又达到了全村面积的70%左右,竹子资源非常丰富,但却没有好好利用起来。

村两委的想法是,建立一个竹笋加工厂,将新鲜竹笋加工成干笋,然后卖到全国各地去,这样既可以壮大集体经济,又能解决村民们的就业问题。

年上半年,在县委、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长坪村竹笋加工厂建起来了。

年,村两委以及合作社把村民们发动起来,上山采笋,一时间,村里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娃娃,全员参与。村民将笋采来交给加工厂,每斤1.8元左右,每天就会有几十上百元的收入,最多的可拿多元。

而加工厂里的工人,全部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月工资也在元左右。

记者现场发现,这些加工好的干竹笋带着自然的清香味,闻着很是舒服。

“我们主要是通过电商平台卖干笋。每斤售价80元,全部真空包装,还有礼品盒。”村副主任*贵才说,刚开始还怕不好卖,没想到信息发出后不断有人打电话来订货,现在产品还远销到了北京、上海、南京等地。

据了解,年竹笋加工厂的收益就达到了10多万元。“年,我们将扩大生产规模,争取产值达到50万元,吸引更多的贫困户和有意向的村民入伙。”村支书*俊碧说。

3、失踪的母野猪又回来了

*贵才饲养的野猪个个活蹦乱跳。

村两委在千方百计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同时,也鼓励、支持村民自主创业。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胆大的村民返乡,搞起了种养殖,村副主任*贵才就是其中的典型。

今年30多岁的*贵才早年在外打工,从普通的配电工起步,逐步成长为技术经理,还进入了公司的高层。

遗憾的是他所供职的企业因故倒闭,他失业了。

思前想后,*贵才决定回老家发展。回来后他先去信用社贷款,然后在村里建了野猪养殖场。目前,他场内的野猪由原来的10多头发展到了40多头。

记者在现场采访时,提出想进圈舍近距离参观野猪,但被*贵才拒绝了,他说进去没安全保障,因为这些野猪还有很强的野性,陌生人进去,势必遭到袭击。

记者只得站在窗边悄悄观看,发现这些野猪很少有睡觉的,一个个精神抖擞地在圈舍里走来走去,非常不安分,完全不是那种吃了睡、睡了吃的状态。

*贵才说,适合的时候,他也会给这些野猪放风,让它们出来活动活动。小家伙们“出牢”后就往山上跑,山里就是它们乐园。

*贵才也不去阻拦,因为他能治住这些家伙,办法就是拿出早就备好的喇叭,喊“吃饭咯”,野猪便纷纷折回来了,然后,*贵才必须给它们喂食,否则,几次之后野猪就不听话了。

也有野猪在放风时走丢的情况,有一次,一只小野猪利用放风时间溜了,后被附近村民擒获。“他们以为是山上的野货就拿牛奶喂养,没几天就死了。”*贵才说。

两个月前,有三头母猪也在放风时失踪,不过,一个星期后陆续转回,而且不久就都怀上了猪宝宝。

长坪村植被很好,常年有成群的野猪出没,*贵才怀疑,三头母猪被山里的纯野猪“勾引”,并与它们“同居”了个把星期。

那它们为何会自己回来呢?*贵才分析,可能是觅食困难,生存不下去了。

年下半年,*贵才的养殖场出现重大转机,从省里来的帮扶单位为其争取到了50多万元的资金,用于扩大规模,并带动贫困户共同发展。目前,资金已经到账。

除了*贵才的野猪养殖,长坪村还有人种起了八月瓜以及其他特色产品。另外,还有老板看中了当地盛产的青石,已在此投资建厂,经过协商,以后将由长坪村的合作社成立车队承包原料场到加工厂的运输,这样也会创收不少。

“我们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发展,通过发展,把户贫困户带动起来,同时把大多数在外打工的村民吸引回家创业、就业。”村支书*俊碧说。

(杨*权徐学练罗茜摄影报道)

——摘自《贵州都市报》

岑巩县思旸镇开展“送新*章”活动

近日,岑巩县思旸镇组织镇干部、各村支部书记及部分*员开展“送新*章”活动,将新*章送到*员手中,将*课搬到田间地头,将*的好声音传到家家户户。通过此次活动,让*员们能以*章*纪规范自己的言行,始终做到心中有*、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坚定跟*走的信心与决心。彭圆兰周佳明摄

——摘自《法制生活报》

主管:中共岑巩县委宣传部

主办:岑巩县新闻中心岑巩县网信办

总策划:陈永祥

总监制:周仁维

执行总监:杨*权

编审:徐学练

编辑:张超

请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