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感染后一旦发病致死率几乎100,对狂犬
TUhjnbcbe - 2023/2/18 11:33:00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910787.html

每年的9月28日是世界狂犬病日。

每一年,大家都会在新闻中看到多起“狗咬人事件”,其中还有因不幸感染狂犬病而死亡的悲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被疑患狂犬病动物咬伤的受害者中,15岁以下儿童占40%。

对于狂犬病大家都不陌生,但与此同时,很多人都对狂犬病有着或多或少的误解。

百度健康医典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王传林,针对常见的关于狂犬病的错误认知进行权威解答。

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急性传染病。

临床大多表现为特异性恐风、恐水、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症状。

其突出症状是恐水现象,当患者饮水时,甚至是听到水声时,患者就会出现吞咽肌痉挛无法将水咽下的现象,即便患者特别口渴也不敢饮水,

因此,狂犬病又被称作“恐水症”。

狂犬病在临床上可表现为狂躁型和麻痹型。

其中,狂躁型约占80%以上,由犬传播的狂犬病一般表现为狂躁型,这在我国比较常见。

而蝙蝠传播的狂犬病一般表现为麻痹型,多见于美洲、大洋洲和西欧等地区。

误解一:只有狗会传染“狂犬病”?

狗类是导致人类罹患狂犬病的主要原因,99%人的狂犬病是由狗传播的。

但是,狂犬病可不单单只是狗的专利。

理论上来说,任何哺乳动物,尤其是食肉的野生哺乳动物,都有患及传播狂犬病病*的可能性。

比如,蝙蝠就是西方国家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

所以,如果是被其它哺乳动物咬伤了,比如小猫、浣熊、臭鼬等,也要记得科学预防狂犬病。

误解二:只有被咬伤后才可能感染狂犬病?

狂犬病不会通过受感染动物的血液、尿液或粪便传播,也不会在空气中通过开放环境传播。

狂犬病病*首先在被咬伤的肌肉组织中少量复制并入侵外周神经系统。

但是,感染狂犬病并非只有“被咬伤”这一种途径。

当受感染动物进入狂犬病晚期时,病*进入动物的唾液腺,此时其唾液中就会存在大量病*,因此十分危险。

其排泄的尿液和粪便等也可能会被含有大量病*的唾液污染。

此时,如果人类身上有开放性伤口接触唾液或被唾液污染的排泄物,就有被感染的风险,需要及时进行做暴露后预防。

误解三:被打过狂犬疫苗的狗咬伤后不需要打疫苗?

其实,被狗咬了是否要打“人用狂犬病疫苗”,主要取决于咬你的狗是否带有狂犬病病*。

换句话说,如果咬你的狗打过疫苗后,免疫成功,产生了抗狂犬病*的抗体,那么狗就不会感染病*,人被它咬了当然就无需打针了。

但是,狗虽打了疫苗,在未能确定狗是否产生了抗体的情况下,它咬了你,医生通常会建议打人用狂犬病疫苗。

误解四:宠物打了狂犬病疫苗后不会再感染狂犬病?

实际上,影响兽用狂犬病疫苗是否能实现免疫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疫苗本身质量,即是否为合格的、合法生产的产品;

冷链运输、冷藏的管理是否符合要求;

接种疫苗的动物医疗机构是否有资质;

负责操作的人员是否有资质;

注射时的操作是否规范(比如,兽用狂犬病疫苗是皮下注射的,如果注射部位不准确,效果就不好了);

宠物的健康状态。

单纯说宠物狗打了疫苗就不得狂犬病太笼统。

正确的理解应该是,确认宠物狗接种过两针或两针以上合格的兽用狂犬病疫苗,则传播狂犬病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被其咬伤后可进行观察,不用着急做狂犬病暴露后处置。

误解五:疫苗只有在被咬后24小时内接种才有效?

被动物咬伤后应立即进行暴露后处置,越早越好,越早接种狂犬病疫苗,保护性抗体越早产生,人也就越早得到免疫保护。

狂犬病病*感染人体后通常会潜伏一段时间,不会立即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人发病,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

这个潜伏期的长短与人的免疫状况、感染病*的数量,病**力,感染部位等多种因素有关,这段时间可能是几天、几周,通常3个月内占大多数,潜伏期超过1年非常罕见。

由于存在潜伏期,这为我们暴露后接种疫苗来产生免疫保护赢得时间。

因此,暴露后错过第一时间接种疫苗,我们仍应该尽快进行接种。

一旦疫苗接种完毕,人体就会建立起针对狂犬病病*的免疫保护。

误解六:被咬后没出血就不用打疫苗?

仅靠是否出血来判断是否需要打疫苗是不合理的。

被咬伤后,应该根据暴露程度及时采取相对应的预防措施。

一般,暴露的程度分为“无”“轻度”“严重”三种程度,不同的暴露程度要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具体可以看下图:

被动物咬伤后,若未及时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一旦感染狂犬病,病死率几乎高达%。

即使只是没有明显出血的轻微抓伤或咬伤,也需要进行规范的冲洗和注射疫苗。

如果是被高风险动物致伤,更需要及时规范的进行暴露后处置。

被咬伤后怎么办?狂犬病预防三部曲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完整的暴露后预防程序如下:

第一步:冲洗

如果伤口比较表浅,没有明显的活动性出血,则可用清水或肥皂水对伤口进行冲洗,时间在15分钟左右。

冲洗结束后立即到专业的医疗机构,按照狂犬病暴露进行专业的处置。

如果伤口严重或有明显的活动性出血,则第一时间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压迫止血,及时就诊。

第二步:疫苗

我国目前采用的狂犬病疫苗肌肉注射程序有“五针法”及“2-1-1法”,两种方法均是有效的。

接种第一针疫苗当天算第0天。

“五针法”:第0、3、7、14、28天单剂肌肉注射;

“2-1-1法”:第0天2个部位各接种1剂,第7和21天各接种1剂。

第三步: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是外源的狂犬病病*抗体,其作用机理是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后,使局部形成高浓度的抗体环境,中和伤口冲洗、清创后残留在伤口内的病*。

一般以下情况需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

1.首次暴露的Ⅲ级暴露者;

2.被高度怀疑是疯动物致伤的头面部Ⅱ级暴露者;

3.有严重免疫功能低下以及长期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剂的Ⅱ级暴露者;

4.首次暴露未使用被动免疫制剂,7天内发生再次暴露的Ⅲ级暴露者;

5.严重免疫能力低下的首次、再次的二级及三级的暴露者。

1
查看完整版本: 感染后一旦发病致死率几乎100,对狂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