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之后,人体积热,食欲不振,此时喝一碗热汤,大汗淋漓,身心畅快,积热与*素也随之消散,如果说西北地区要喝羊汤,江南地区则流行吃煲鸭汤。
中国人在吃鸭这件事上就没输过,都说没有一只鸭子能活着游过长江,其实就算鸭子游过了对岸,或者南下,还是会被吃掉的。
什么泉州姜母鸭、江西莲花血鸭、湖南酱板鸭、广东陈皮鸭、广西柠檬鸭、四川甜皮鸭、香港烧鸭、武汉鸭脖、鸭肠火锅等等等等,真是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吃法。
但要说吃鸭方法,南方一定完胜,除了最出名的南京盐水鸭,浙江的笋干老鸭煲也是不能错过的味道之一,就连美食家蔡澜也忍不住点赞。
吃鸭有历史
想要吃鸭必先驯鸭,早在多年前,中国人就将鸭子驯化成了家禽,到了北魏,鸭子已经成为席上不可缺少的一道菜,当时的吃鸭方法主要是“炙”,也就是烤。
《齐民要术》记载:“供厨者,子鹅百日以外,子鸭六七十日,佳”。北宋时,汴京城内的饭馆已经有以鸭子为原材料的菜品,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则吃鸭之风更盛。
而老鸭煲的起源则始于吴越时期,吴越王钱镠衣锦还乡,百姓夹道迎接,其中一人宰老鸭,混合笋干、腊肉烹煮,这便是老鸭煲的原型。
吃鸭有文化
鸭子们在水中生活,性偏凉,营养价值丰富,进补作用极佳,能成为中国人餐桌上的佳肴,可以说,一只鸭,凝结着中国人的饮食智慧。
清代医学家王士雄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鸭“甘、凉、滋五脏之阴,清虚痨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
老鸭煲是杭州人耳熟能详的名菜,江南历来有吃鸭子滋补身子的习惯,这道菜不仅极具鲜味,而且能解除油腻,缓解疰夏症状。
按老杭州的习俗,现在正是吃老鸭煲的时节,酥香的鸭肉和清脆的笋干将味蕾的最后一道防线攻破,怪不得笋干老鸭煲会被列入杭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
吃鸭有门道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吃鸭方法,也有不同的选鸭标准,在北方,鸭肴多选用北京鸭,这种鸭胸肌发达,皮脂最为肥厚,不仅适合熏烤,而且腊制效果极佳。
在南方,则多用绿头鸭驯化出来的品种——麻鸭,麻鸭肌肉主要集中于躯干后半段和腿,更适合剁成块炒或整只炖煮。
笋干老鸭煲的主要食材取自江南当地的麻鸭,其中笋干尤以临安天目山笋干为佳,鸭汤应以保持原味为佳,因此煲制过程中不添加任何调料尽量避免破坏食材的本身味道。
笋干香脆可口,鸭肉肉质鲜嫩,鸭肉中有笋干的香,笋干中有鸭肉的鲜,荤素搭配、营养互补,不仅健脾化湿,还能增进食欲。
炖煮的时候要用文火至少炖四五个小时,煲的时间到了,老浓郁的汤头、酥香的鸭肉,配以有嚼劲的火踵和清脆的笋干,给人以味觉上的享受。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催生出不同的食物习惯,看似是吃一只鸭,但那一口属于杭州的老味道,却让人久久无法忘怀,去杭州的时候别忘了尝一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