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明珠
编辑:刘颖娟
定稿:苏子后
宝宝到了一定的年龄都要上幼儿园,迈入成长过程中的新台阶,可是不少宝妈却反映孩子入园的第一年总是频繁生病,这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又该如何避免呢?
总频繁生病的原因
1、入园不适应,太过焦虑
对于刚入园的孩子来说,并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环境,离开父母的怀抱,和一群陌生人相处,内心常处在焦虑、委屈、孤独的情绪中,在这种不良心理反应的刺激下,吃不香睡不好,孩子的抵抗力自然下降,容易生病。
图片均源于网络图文均无关2、饮食结构改变
在家的时候被父母将就着吃饭,可是上了幼儿园后饮食结构改变,饭菜咸淡不一样、食物种类不喜欢,孩子可能存在挑食、偏食、厌食等情况,回到家猛吃,饱一顿饥一顿,加上幼儿肠胃功能尚未完善、饭前不洗手等坏习惯,可能造成孩子出现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积食等肠胃方面的疾病,或者因为某种食物过敏。
3、自理能力不够完善
上幼儿园后,孩子需要学会独立,自己吃饭、上厕所等,由于是一对多的教学模式,老师很难逐一照顾到每个孩子,当孩子户外活动时出了汗,未能及时更换衣物、擦汗,或者睡觉没盖好杯子等等,都可能引发风寒感冒。
4、集体环境容易传播病菌
幼儿园环境相对密闭,杀菌消*不能做到百分百干净,加上幼儿的抵抗力较低,很容易因为不适应环境而生病,一旦有一个孩子生病,很可能通过咳嗽、打喷嚏等传播病菌,出现交叉感染的现象。
5、受季节因素影响
九月份开学季,正值夏秋交替时节,病*相对活跃,人体抵抗力下降,生病概率相对增加,据相关研究显示,初秋和晚春时节是感冒和呼吸系统感染的高发季节。
幼儿园最容易患上的四种疾病
1、呼吸道感染
比如常见的感冒、发热、咳嗽、哮喘、鼻炎、支气管炎、肺炎等。
呼吸道感染疾病出现的概率最高,几乎每个孩子都曾经历过,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和病菌传播、上火、受凉等因素有关。
2、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表现为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潜伏期通常有2~10天,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
一般免疫力低下的婴幼儿更易发病,由于孩子生活在集体环境中,容易接触到病*污染的生活用品、玩具、餐具,与小伙伴亲密接触等等,导致该病易于集中发病。
3、肠胃疾病
比如常见的腹泻、便秘、阑尾炎、腹痛、胃肠炎等。
饮食上吃得太辣、太油腻、太凉,或者餐具、餐食的质量、卫生得不到保障,孩子饥饱不均,加上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对疾病的抵抗力差,胃病疾病难免发生。
4、皮肤疾病
比如湿疹、水痘、过敏性皮炎、风疹、红斑狼疮、癣等。
其中需要做以区分的是湿疹和风疹,仅有一字之差,可是意义大不同。
风疹多发于5~9岁的儿童,近年来春夏两季发病较多,风疹是风疹病*通过空气传播的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湿疹是常见的过敏性炎性皮肤病,多见于过敏性体质的宝宝,湿疹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并不是由细菌或病*感染所致,因此不具有传染性,患病原因是宝宝对食入物、吸入物或接触物不耐受或过敏所致。
如何避免/减少宝宝在幼儿园生病?
1、帮助宝宝克服入园焦虑
父母可以带宝宝提前熟悉幼儿园环境,在附近转转看看,给宝宝讲解幼儿园相关的知识和乐趣,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正式入园时不会感到完全陌生;平时接送宝宝时准时准点,多鼓励宝宝,并主动和宝宝聊一聊幼儿园的趣事。
2、尽早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幼儿园教学并不是一对一模式,多数情况下需要宝宝自己做好穿脱衣服、洗手、吃饭、上厕所等事情,只有掌握这些基本的自理能力,宝宝入园后才不会感觉到无所适从,能够妥善地照顾好自己。
3、增强宝宝的抵抗力
一方面做好饮食的调理,尽量保证饮食的多样化,适当多吃高蛋白、维生素丰富的食物,饮食尽量清淡,避免和幼儿园饭菜味道相差太大,宝宝胃口不适应。
另一方面加强运动,平时双休日带宝宝进行户外运动,晚饭后多散步,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不要限制宝宝的活动,比如玩泥巴、攀爬等等,过分爱干净反倒容易生病,因为孩子的抵抗力是在一次次锻炼中增强的,如果缺乏外界细菌的刺激,免疫力得不到锻炼,不利于免疫系统的成熟。
4、按时接种疫苗
不少家长都对疫苗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对于传染性疾病来讲,最好的方法是预防,疫苗可以促使身体产生天然的防御系统,来增强抵抗力,阻止病*入侵,让宝宝少生病,孩子上幼儿园前必须免费接种的疫苗有卡介苗、乙肝疫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乙脑疫苗;自费接种的疫苗有肺炎疫苗、水痘疫苗、手足口疫苗、轮状病*疫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