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国胎儿心脏手术第一人心脏微雕匠人泮思
TUhjnbcbe - 2023/10/26 17:20:00

半岛全媒体记者王鑫鑫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不同会议上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正在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青岛不断为人才“松绑”,坚持唯才是举,近日首次自主评审二级教授,18名脱颖而出的行业领*人才中,“70后“医院副院长泮思林成为最年轻、也是唯一破格晋升的一位。身怀在杏仁大小的胎儿心脏上做介入手术的绝技,他将濒危的小生命挽留在人间,被誉为“中国胎儿心脏手术第一人”。二级教授、泰山学者、省突贡专家、博导、博士后合作导师……头顶“年轻有为”的光环,时刻牢记“探索永不止步,超越永无止境”的医者使命,他将在翻开崭新一页的“人之书”上,继续书写医学奇迹。

人文情怀构筑医者大爱


  “我们‘小青岛’真是有福气!”是马女士当妈妈三年来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小青岛的福气就是泮思林,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小青岛’。


  年,怀孕26周的马女士在老家陕西安康孕检时,被告知尚未出生的宝宝患有肺动脉闭锁,这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过去由于技术不成熟,孕妇的选择基本上都是流产,她也面临着同样的艰难抉择。然而,经历过两次流产的,马女士已经没有面对再次失去的勇气了。绝望之际,她遇到了青岛医生泮思林。在他这里,这一难解的疾病有最优解。


  此前,他已经成功完成了一例肺动脉闭锁的胎儿心脏介入手术,采用穿刺针打通穿过肺动脉瓣,并顺利将细如发丝的导丝推送至主肺动脉,采用球囊扩张瓣膜治愈心脏疾病,该手术创造了国内首例单中心的胎儿肺动脉闭锁介入治疗、亚洲最小胎龄26孕周的胎儿心脏手术的记录。虽有之前的成功经验可借鉴,但马女士腹中胎儿的病情更复杂更危重,手术难度更大风险更高。就算有无数质疑的声音和无数不确定的因素,泮思林还是决定放手一搏。医生高超的技术和患者无条件的信任必然促成了手术的成功,伴随着胜利的喜悦,新生命降临世间。孩子来之不易,为了表达心中的感激,马女士为他取名“小青岛”。她说,“这是一个母亲对一个医生永远的感恩之情。”


  安康到青岛,公里路,火车单程27小时,妈妈带着宝宝,每半年复查一次。每一次回青,泮思林都告诉她“你们不是回来看病的,而是回家探亲的。”跨越千里的求医路充满了疲惫,却因为泮思林一句暖心的话让舟车劳顿荡然无存。不仅如此,他还拿出“娘家人”的热情来招待,买玩具,包红包。最近一次复查时,忙碌了一天的泮思林依旧有心地安排了晚饭,见到宝宝时还抢着抱抱。他一次小小的善意之举在病人眼里却是无限放大的亲切和温暖。


  时光循环往复里,“小青岛”健康成长。情定青岛,“泮叔叔”就是他的亲人。医者大爱面前,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能够充分地表达出这位妈妈内心的感受,她只能重复地念叨着“谢谢”和“幸运”。


  医学是人学,医道重温度。行医多年,泮思林始终心存善念,把人文关怀放在至高位置。他从不“打发”病人,也绝不放过任何一次挽救生命的机会。面对孕妈妈,他不忍说出“引产”二字,面对病宝宝,他总是竭尽所能去救治、去关爱。


  爱是双向的奔赴,付出爱的同时也收获着爱。在泮思林办公室的醒目位置,一直摆放着一副儿童画,上面写着“因为有你,心存感激”。这是一名他曾经救治的心脏病患儿出院时送给他的,小朋友乐观坚强的一面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把这幅画视作一生的珍宝,小心翼翼地装裱起来放在抬头就能看见的地方,以此激励自己“做一名有温度的医者”。

敢为人先缔造非凡成就


  胎儿心脏介入手术,可以简单理解为隔着孕妈妈的肚皮为腹中的胎儿做心脏手术。这项技术到底有多么了不起?试想一下,胎儿在羊水里来回活动,心脏位置不易固定,医生需要用极细的导丝穿透孕妇腹壁、子宫壁、胎盘、羊膜腔、胎儿胸壁、右心室游离壁等十几层隔膜后,最后在只有杏仁大小的心脏上手术,不仅操作难度系数大,并且面临大人孩子两条人命、胎儿死亡率高达11%~19%的双倍风险,整个手术过程惊心动魄,一度被视作心脏手术的“深水区”。然而,就是这样一项全球范围内都极少开展的技术硬是被泮思林团队做成了常规,累计完成的手术占世界同类疾病手术量的30%,居亚太地区第一位,已成为国内公认的"胎儿介入治疗第一团队",不断引领国内胎儿介入治疗的发展趋势。而他本人也在业界一鸣惊人,主持撰写的《中国胎儿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专家指导意见》已成为胎儿心脏手术的操作规范,应邀到医院指导开展胎儿心脏手术,被学界公认为“中国胎儿心脏手术第一人”。


  成功绝非偶然。纵观他的从医之路,我们发现,他从来不缺的就是胆识、勇气与魄力!“想尽一切办法救救孩子”的医者父母心促使他一次又一次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9岁即主刀开展介入手术,是当时国内最年轻的独立开展心脏病介入工作的专家之一;


  ——在国内较早开展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射频消融技术,实现零射线曝光,避免辐射危害,使众多患儿收益;


  ——率先在国内开展新生儿植入动脉导管支架治疗复杂心脏病、最早将双导丝技术应用于复杂心脏病介入治疗,时至今日,国内能通过纤细的动脉在新生儿动脉导管内植入支架的心脏专家也不足十人;


  ——年,又完成了国内首例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治疗儿童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在业界引起极大反响。


  ……


  “敢为人先”已成为他根植于内心深处并刻进骨子里的基因。正是凭借着独立自主、胆大心细、高度负责的这股劲,让他在儿童心脏介入领域产生了一次又一次“轰动”,创造了诸多“首例”,拥有了无数“擅长”。擅长开展先心病、心肌炎、心肌病、川崎病及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工作,率领团队累计完成各类先心病介入手术余例,涵盖了各类结构性疾病介入和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把青岛市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带到了全国第一梯队。


  过于出色的表现让他成为了全国学术会议讲台上的“常客”,他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频繁地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发言讲座,澳大利亚、韩国、瑞士、土耳其、美国、加拿大……学无止境,他还多次远赴哈佛大学、德国国家儿童心脏中心、波恩大学访问研修先进技术,同时应邀赴印尼、马来西亚、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医院交流指导先心病介入手术。前不久,他加入“中国儿童心脏医生集团”专家团队,跻身中国顶尖心脏病专家行列,美国心脏病学会委员、欧洲心脏病学会委员的新身份又让他在国际的知名度再上一个台阶。


  他到底还有多少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惊喜送给我们呢?每个人都满怀期待。

躬身耕耘阐释医道传承


  扎根一线,临床成绩斐然,在学术界,泮思林也当仁不让。医院的科研分管院长,他乐于探索苦心钻研,围绕先心病治疗关键技术开展一系列科技攻关。先后获得国家授权专利6项,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荣誉。


  群山之外仍有群山,山顶之上仍有山顶。他从不满足于既有成就,而是向着医学更高峰迈步。近期,他开始尝试借助医学人工智能技术,医院产前系统筛查大数据,积极探索适合国人的胎儿心脏介入治疗发展道路。主编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填补了国内胎儿心脏手术领域的空白。


  随着技术的推广,全国各地的病人从四面八方向他奔赴而来,门诊接诊量越来越多,从南到北从西至东,厦门、珠海、广州、昆明、重庆、成都、无锡、南京、南宁、西安、石家庄、北京、沈阳等等,接诊的越多他越发意识到,大众对于先心病的治疗仍缺乏信心,由此导致的流产率居高不下的现状令人惋惜。“与其推广一种技术不如科普一种疾病。”他开始致力于科普肺动脉闭锁等先心病治疗知识,组织团队创建科普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这句话出自《管子》,既阐明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也揭示出人才养成的不易。泮思林一步一个脚印才有今天的功成名就。每每被问及成功的秘籍,他常说“每一个小成就的人可能都有特定的路线,或是一些特定的共同点,但我从来没有总结出来,我只是觉得从事医生这个职业,如果你不喜欢、不勤奋、不善于思考,肯定走不远,走不深。走到现在,努力勤奋是接近成功最简便的方法。”


  他是公认的“工作狂”,为了一项新技术,常常将自己反锁在办公室潜心琢磨,为了让介入技术更加精湛,还发明了一个独家“练功秘笈”,就是回家后用针在新鲜的大葱叶上扎,寻找介入器材扎进婴儿血管的感觉,一遍遍练习。在开展第一台胎儿心脏介入前,他几乎查阅了国内外这类手术所有的资料,组织多个科室至少讨论了六七次,甚至连手术床怎么摆都去手术室现场预演了半天,手术历时7个小时,最终取得了成功。如今即便作为副院长诸事缠身,却依然不忘本职工作,坚持在病房里办公,一心扑在小患儿身上。


  他心怀感恩,总说是老师的培养、团队的高度给了自己不断跃进的梯度。时隔多年,老师邢泉生的谆谆教诲犹言在耳。医道传承,身为师者的他也注重传帮带。在学生眼里,他是出了名的不怒自威的严师和异常苛刻的“强迫症”晚期,经常在半夜布置任务的他被学生们视为
  初心致远,使命不变。泮思林一直坚信“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医学如何发展,守护生命的医学始终是崇高的事业,值得我满怀热情地奉献我的一生。”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胎儿心脏手术第一人心脏微雕匠人泮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