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白癜风土方 http://www.yushiels.com/m/现如今想要借钱,真是太容易了,因为互联网巨头纷纷在争抢小贷业务的“蛋糕”。越来越多的人发现,现在的APP,不论是做哪个行业,提供什么样的服务,都在以各种方式想要你借他们的钱,尽管这些APP看起来与借贷没有半点关系,但却无所不用其极地以各种形式广而告之它们的借贷功能,恨不得立马把钱借给你,并且都是“手续简单、放款迅速、利率超低”。除了像腾讯、阿里巴巴、京东、微博这些顶级流量巨头很早地就开始设计了借贷产品以外,大大小小的APP都或早或晚地做起了借贷业务。比如做团购的、叫外卖的美团,日常打车的滴滴,女生喜欢的拍照修图软件美图,以及唯品会、饿了么等等,粗略估算了一下,90%的APP都在放贷,并且不小心就总能点进去“借钱”的入口。蚂蚁借呗、微粒贷、京东金条已经是互联网小贷业务的“元老”,各种APP纷纷推出相对应的借贷产品,例如去哪儿的“借去花”,唯品会的“唯品花”,手机管家的“借条”,饿了么的“饿用金”……不论是哪个领域的APP,有的是自有资金放贷,有的是为金融机构提供助贷服务,小额借贷业务就像一块香喷喷的蛋糕,谁都想吃一口。 就如当初周鸿祎信誓旦旦地宣称:“踏踏实实做好安全领域的产品,不打算涉足互联网金融”,但后来的情况大家也都知道了,金融最终还是横空出世,并且取得了不俗的发展。根据OliverWyman咨询数据,我国消费信贷市场规模预计将从年的13万亿元增长至年的24万亿元,借贷规模扩增之快可谓令人瞠目结舌。各种App为何都热衷于放贷?主要原因在于来钱快。如果注意观察的话,会发现互联网产品吸引消费者借贷的主要手段都相对雷同,除了“拍拍贷·极速贷”与今日头条的“放心借”明确标明借款年利率,大多数APP都在用文字游戏诱导大众觉得借钱划算,它们往往不会标注年化利率,而是用显眼的标注传达这样一种信息给你:日利率很低,借钱很划算。但如果细心地统计一下各大贷款产品的年利率,就会发现“猫腻”,藏在最底层的“坏心眼”!大多数的互联网贷款产品年化利率最低都有7.2%,最高的有达到10%以上,并且这才是起步价。更有甚者,7.2%的年利率一般拿不到,实际上,当真正借钱的时候,能拿到的利率一般都在宣传的起步利率的两倍及以上,有的甚至高达36%。要知道,我国民间借贷的合法利率红线为“LPR”的4倍,今年的LPR为3.85%,所以超过15.4%的借贷已经是高利贷的范围,不受到国家保护,可见有的互联网流量巨头在借贷业务里,已经把合法的、能薅的羊毛薅到了顶格甚至超出了。要知道,在银行进行贷款,各个银行的贷款产品年利率也基本在4.35%—7.2%之间徘徊。一本万利的借贷业务确实给这个互联网巨头带来了创收。看京东公布的财报,京东金条和京东白条的营收总计占京东数科总营收的40%以上。蚂蚁微贷的贷款业务对蚂蚁集团营收的贡献率高达47.8%,将近一半的营收是由借贷得来的。而这些小额贷款不约而同地都瞄准了以90后为主的消费前沿的年轻人。互联网巨头在前期砸钱进行的宣传扩张,不惜赔本赚吆喝,而后随着P2P网贷机构停业退出让出了借贷这个市场空间。互联网巨头为了获取用户砸过的钱,最后用借贷的方式,把这些钱弄回来了。不过,这些互联网巨头放贷的日子也并非一帆风顺。前不久出台的新规对互联网小额房贷的宣传手段进行了限制。迫使其调整授信额度,或者规定其必须在产品宣传页面的显著位置标注借款年利率,以明示消费者。铺天盖地的互联网借贷产品已经让很多人走上了超前消费,负债消费甚至以贷养贷的不归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互联网小额贷款不同于信用卡,有些信用贷款的利率偏高,经常出现违规放贷的行为,如果确有需要,还是要走正规银行的途径为妥。(本文由财料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