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由中央文明办主办
中国文明网承办的
“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
中国好人榜9月点赞评议正式开始
咱们禹州王胜伟被推选为见义勇为候选人
康彬被推选为敬业奉献候选人!
▼
见义勇为王胜伟事迹标题
火海救人你用生命和良知诠释医德上下滚动条样式,查看详细事迹
人物简介:王胜伟,年7月生,生前系河南省禹州市乡村医生协会副会长,褚河镇巴庄村村医。
事迹简介:年7月18日上午9时,按照禹州市当地的风俗,各家各户都要在这天“炸焦花”。褚河镇巴庄村村民张丛敏擀好了面叶,就在她拧开液化气灶准备“炸焦花”的一刹那,“轰”的一声,整个厨房立马就着了起来。
顿时间,张丛敏家浓烟滚滚,“救火啊”“救人啊”村里的呼救声喊成一片。“胜伟,快来呀,张丛敏家里着火了!”情急之下,一名村民拨通了王胜伟的电话。王胜伟闻讯,立即朝出事点赶去。
“是液化气烧着了,有可能会爆炸,危险,大家离远点。”王胜伟抛下这么一句话,便一头冲入火海。
此时的厨房里火苗乱窜,王胜伟看到倒在地上的张丛敏正在挣扎,便一手捂住鼻子,一手拉住张丛敏的胳膊用力把她拉到门外,从进门到出门,只有短短的几秒钟。
“快,把她拉到卫生室,我马上就到。记着打。”王胜伟把张丛敏拉出门外,对乡亲们说。
正准备离开时,王胜伟意识到液化气罐爆炸的杀伤力巨大,如果不及时扑灭火种,就可能引起二次爆炸,周围群众都会遭殃,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王胜伟迅速找来一块棉垫,沾了一下水,再次冲入火海。室内的浓烟呛得他咳嗽起来,他没有回头,继续往里边冲,等冲到液化气罐旁时,他迅速用湿过的棉垫拧紧了发烫的阀门。火灭了,王胜伟顾不得处理自己胳膊上的烧伤,便开始为张丛敏进行伤情处理。十多分钟后,救护车把烧伤的张丛敏拉走,王胜伟如释重负,此时,他突然感到浑身无力、呼吸困难。他赶忙叫来自己的儿子王玉龙,医院做检查。谁能想到,这即是永别。汽车开出巴庄村不足1公里,王胜伟就因救人吸入大量一氧化碳在送医途中去世了。
王胜伟用生命火海救人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广大网友和社会群众纷纷为其点赞,当地*府也对他的事迹高度重视,8月1日,王胜伟被追授为禹州市见义勇为道德模范。
王胜伟出殡那天,村民们自发组织的送行车队以及送行的村民,把村里的道路挤得水泄不通。当灵车缓缓通过时,许多村民跪在路旁,泪流满面,失声痛哭。
每一个为了群众的利益,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人,都是令人景仰的英雄,一个对群众付出真心的人,群众永远都不会忘记他!
敬业奉献康彬事迹标题
80后扶贫专干以村为家
奋战脱贫攻坚最前线
扶贫路上突发疾病因公殉职
上下滚动条样式,查看详细事迹
人物简介:康彬,男,年5月出生,禹州市人,中共*员,级安徽省选调生,安徽省阜阳市科学技术协会学会部工作人员,阜阳市下辖阜南县*岗镇李寨村驻村工作队扶贫专干。
事迹简介:康彬同志于年4月到结对帮扶村阜南县*岗镇李寨村任职驻村工作队扶贫专干,在驻村工作期间,勤勤恳恳,踏实敬业,主动响应组织号召,投身脱贫攻坚战役;能够迅速适应农村环境,潜心扎根基层服务群众;能够不畏病痛折磨,坚持回村继续扶贫工作。
6月1日,康彬同志流鼻血不止,只做了简单的冷敷止血的他,继续投入到扶贫工作中,傍晚时,在驻村工作队长的催促下,医院检查,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入院仅三天又突发脑出血,于年6月6日下午因抢救无效去世。
年4月,阜阳市科协康彬同志主动向组织申请下派来到结对帮扶村阜南县*岗镇李寨村,担任扶贫专干,开始了他无悔的扶贫时光。
响应组织号召,甘做扶贫父子兵
做好扶贫工作不仅是*治任务,更是加快发展的现实需求、实现中国梦的必要途径、完成习总书记向世界的承诺的关键环节。康彬同志不但能够自觉响应*组织的号召,而且其父亲康勇也主动加入扶贫队伍,可谓“响应扶贫令,上阵父子兵”。
4月27日,单位接到市委组织部、市扶贫办通知,要“硬选人,选硬人”,选派新一批干部加强驻村工作队组织力量。跟着领导在省里开会的康彬第一时间知道了这个消息,他思考了片刻,跟家里说了下自己的想法,当晚便毛遂自荐,主动要求作为选派人员到贫困村。原计划着趁着五一假期回河南老家看下父母,组织上要求在五一前驻村工作队必须到位,4月29日,他就向领导要求到帮扶贫困村进行对接,提前开展工作。
让康彬没想到是,当天中午父亲打来电话说,他也作为选派干部到结对贫困村进行扶贫工作,帮扶对象是禹州市鸿畅镇铁炉村。他还说,作为*员,要有*性觉悟,身为禹州市豫剧团*支部书记,就要自觉投身到*的事业中。这样机缘巧合,一家父子二人同时在不同的地域,为共同的扶贫事业奋斗着。
都说扶贫苦,帮扶村都是贫困村,生活条件、住宿条件都会很差;他说,一个人在乡镇*府住过,在区里还原村租房子也住过,都习惯了,不怕苦。都说扶贫累,不仅要应对国家、省、市、县、镇五级的督查检查,还要反复核查完善每户贫困户的档案资料,工作太多太累;他说,为基层老百姓服务再多再累也值。都说扶贫严,按照新的文件要求,驻村干部要吃住在村,每年驻村时间不低于天,一去就是三年多,家庭谁来担;他说,单位人员本来少,有的同事孩子小需要照顾,女同事驻村生活不便,这么算下来,也就自己单位另一个新婚的同事还算“合适”。自己这边是结婚不久,小两口过日子也没有小孩,妻子到结对扶贫帮扶单位挂职,自己到扶贫结对单位任职,也算是相得益彰。如今,康彬在跟家里视频聊天的时候,都会有着这样的共同话题——“贫困户里的西瓜熟了,我发动了单位的同事,一人买几十斤,一会就把几车西瓜买完了”,“我们这边贫困户有不少养殖龙虾,而且靠近湿地公园,我们帮助联系了市里的餐饮机构来收购,下一步还要做大做强龙虾品牌”……
主动扎根基层,投身扶贫任务忙
选择离开本职岗位,到基层锻炼、承担扶贫工作,不是一件理想中轻松惬意的事情,更不是一个简单愉快的决定。有些犹豫,他跟家人倾诉了不舍,父亲告诉他,要俯下身子,加强锻炼;母亲告诉他,要踏实工作,兼顾身体;妻子告诉他,要眼光放远,全面提升。就这样,他严格按照选派要求长期驻村,全身心投入扶贫工作。
主动适应新环境,切近群众生活。初到村里的时候最难适应的是入户时间不固定,入户走访时间要看日历,农历逢单为集市,上午基本村民都去赶集,他就下午顶着太阳开始入户;有的白天大部分时间有的外出务工,有的走亲访邻,到了吃饭的时间才赶回家里,他就在饭点后开始入户;还要选好时间段,农忙时节多做村级资料,农闲时间多入户了解情况。工作时间不固定,饮食也就不规律,虽然一个月过去瘦了十几斤,他依然坚持。
主动学习新*策,做好到户宣传。没有入职培训,各项*策是在干中学、学中干,面对“十大工程”、“,”、贫困户动态调整等*策规定,他也被思维不够系统、理解不够深刻、记忆不够准确等问题所困扰,无奈只能在随身公文包中携带各种材料,方便在遇到问题时,及时查找相关*策和信息。如此,公文包逐渐变成了“百宝囊”,也变成了“行*包”。他总是说,驻村扶贫,主要是做*策宣传员、发展指导员、*建讲解员,把*策执行好、把群众引领好,把村子建设好才是实现脱贫致富的关键。他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坚持做的。
不畏病痛磨难,重回岗位再起航
“那是应该要做的事,换做是你也会一样去做”,当市科协领导、驻村工作队队长、村干部、医院病床上的他,问他为什么要忍住发烧、冒着风雪到村继续工作时,他都是这样说的。
时间回到年1月3日,起初是去县里争取涵闸改造项目,并到县扶贫办报送工作总结,一路细雨连连,没有带伞出行,不经意间他全身发热,有了感冒的先兆,以为休息下就能缓解,在驻村工作队队长王琦书记的建议下,医院做了简单的检查,体温40度,由于不住院,医生只开了些中药,服用后病情有所好转,便启程回村。然而返程路途中,身体又开始发热,到镇里便直接联系去镇卫生院吊水治疗,此时屋外已是漫天飞雪。吊了两天水,雪也下了两天,驻村工作队的同志早早地去村里帮助贫困户清理屋顶积雪,检查扶贫车间状况。他不安于躺在床上,步行到村部帮助清扫积雪,并联系校正贫困户产业账号错误信息,直到傍晚才返回阜阳就诊。
然而命运弄人,等待他的却是高烧40度7天不退,连续20天的住院吊水,以及转入ICU隔离治疗。经历了重度肺炎、疑似H7N9病*感染、确诊H1N1病*感染三个阶段化验治疗,忍受着一天10瓶吊水,伴随着心肌炎并发症,携带着肌无力、皮疹后遗症,在出院到过年休息了一个月后,他却主动回到了村里继续开展扶贫工作,没有向单位和组织提出任何要求、没有任何怨言。
经过了病痛和磨难,他说,在病床上的日子让他更加清醒的认识时间的宝贵、生命的不易,活着就要让生命过得更加有意义,让时间花费得更加有意义,能够参与到脱贫攻坚这一伟大而重要的历史时期,才是生命中的最美时光。
噩耗突如其来,痛失扶贫好干部
年6月1日,康彬同志突然流鼻血不止,为了及时录入扶贫大排查资料,为下一步扶贫工作打好基础,他只是做了简单的冷敷止血后,继续投入到扶贫工作中,一直到下午5点钟左右,在驻村工作队队长王琦的多次催促下,医院检查,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病情十分危急,入院仅三天又突发脑出血,虽经多方努力,却无能为力,康彬同志于年6月6日下午经抢救无效去世。
噩耗传来,人们无不扼腕痛惜。康彬同志在基层艰苦岗位上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不平凡的篇章,也是广大*员干部的学习楷模,阜南县文明委决定授予康彬同志“阜南好人特别奖”,以缅怀这位英勇坚强的好同志,也激励仍坚持在扶贫一线的*员干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的硬仗,以慰逝者,以励后人。
向王胜伟医生和康彬同志致敬,
你们用生命释了什么是见义勇为、舍身取义,
什么是敬业奉献,大爱无疆!
其实,近两年来,我们禹州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更多人开始关心社会事务,关心社会的弱势群体,更多人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