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高血压在治疗上方法比较的单一,即药物治疗。可是有很多人在患病之后在治疗上却有一定的误区,使得稳定血压变的特别困难。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下高血压常见的治疗误区有哪些呢?
用药不规律
高血压药物是需要我们严格遵循医嘱并且长期服用的。但是有一些患者可能血压恢复正常后就随意减量甚至停药,这会致使血压波动幅度较大,给血管带来更多的伤害。还有很多年轻患者被诊断为高血压后,不愿意服药,担心降压药会产生“抗药性”,用得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趁现在症状不重就不用药。这都是非常错误、而且十分危险的观念。降压药不会产生耐药性。除非早期的轻度高血压,通过严格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而降压达标者不需要用药外,其他患者都是越早服药治疗获益越大。
有的患者自己加大剂量,大剂量用药虽然可使血压下降得多一点,但药物的副作用与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加。低血压带来的危害并不逊于高血压,收缩压需维持在~mmhg之间,过高过低都可能引起并发症或增加死亡率。舒张压需维持在70~90mmhg之间。
在门诊可以经常看到一家多个高血压患者吃同样药的情况,结果有的血压控制较好,而有的控制不好。还有医院去看医生,而是跟着别人的经验自己到药店买降压药。实际上,一方面高血压病因复杂,临床分型很多,每个人因年龄不同、自身高危因素不同、合并性疾病不同,对药物的反应性、适应性和耐受能力也各不相同,另一方面目前的降压药品种很多,各种药的性能也各不相同。因此,高血压病人不能用同一个固定的模式服药,而应坚持“个体化”的用药原则,在医嘱下用药。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院心血管内科:
擅长治疗三高症、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病、脑梗塞后遗症的鉴别诊断等心脑血管疾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