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冬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TUhjnbcbe - 2021/1/18 11:00:00
白癜风能治愈吗 http://pf.39.net/bdfyy/bdflx/190522/7157873.html

冬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冬季节是人类的呼吸系统最经受考验的季节,气候的变化是对机体免疫力的一次考验,所以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确保身体健康,我们要了解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知识,从而增强和提高自我防病意识和能力,远离呼吸道传染病。随着气温越来越低,一些传染病逐步进入了高发期,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秋冬季常见传染病的特点和预防措施。

冬季常见传染病的种类

冬季比较常见的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结核等,这些疾病虽然临床症状各异,但都与干冷空气对呼吸道的刺激有关,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其传播途径的共同特点是:大多通过呼吸道飞沫散播传染,也可通过患者口、鼻、眼睛及疱疹的分泌物直接传染给被接触者;水痘还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水痘

疾病特点: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水痘传染性强,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染,冬春季高发,易发生在婴幼儿和儿童,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预防措施: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日常做到“四多一少”:多通风、勤洗手、常喝水、多运动、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家长要注重晨检,如孩子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患者需隔离治疗,待全部疱疹干燥结痂后方可解除隔离,此前不得入学或进入其他培训机构;提倡适时接种水痘疫苗。

猩红热

疾病特点:猩红热是由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偶尔可通过被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发病前24小时至症状明显期传染性最强。以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后明显脱屑为特征。发热多为持续性,24小时内出疹,始于耳后、颈部及上胸部,迅速波及全身。典型皮疹表现为弥漫充血性针尖样丘疹,压之褪色,伴痒感。人群普遍易感,但以15岁以下青少年儿童发病为主,因此多发于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四季皆可发生,冬春季多发。

预防措施:早期发现病人,早隔离、早治疗。患者应隔离不少于自治疗之日起7天。对患者鼻咽分泌物、脓液及其污染的物品进行消*。带菌者也应隔离治疗。接触者医学观察7天,必要时进行预防性服药。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注意咳嗽礼仪。保持环境卫生,室内多通风、换气。流行期应避免前往公共场所活动。如果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戴好口罩,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流行性感冒

疾病特点:冬季来临,气温较低,风大干燥,流行性感冒可能高发。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及间接接触传播。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伴畏寒、头痛、全身酸痛和乏力等,可以合并肺炎、中耳炎、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病程一般持续3-5天。预防措施:儿童、老年人、孕妇、肥胖者以及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患者等流感高危人群要重点防范;提倡及时进行流感疫苗接种;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捂住口鼻,咳嗽、打喷嚏后要清洗双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口、鼻等;做好个人防护,尽量少去人群聚集场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出现可疑症状应居家休息,并及时就医。

诺如病*感染性腹泻

疾病特点:诺如病*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引起的病*性胃肠道疾病,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冬春季高发。诺如病*传染性强,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感染后主要症状是腹泻、呕吐、发热等。预防措施:保持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提倡喝开水,不吃生和半生的食物,尤其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生吃瓜果要洗净,老人、小孩等抵抗力弱的人群要格外注意。

疱疹性咽颊炎

疾病特点: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主要侵犯1~7岁婴幼儿。疱疹性咽颊炎发展到手、足、臀部出现疱疹即为手足口病,应注意观察。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患儿感染后可对同血清型病*产生免疫,但感染不同血清型的病*仍可导致再次感染发病。预防措施: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手卫生,饭前便后勤洗手;流行期家长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无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出现异常及时就诊隔离,隔离期限与手足口病相同,为所有症状消失后一周。

手足口病

疾病特点: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有20多种(型),以柯萨奇病*A16型和肠道病*71型最为常见。潜伏期多为2-10天,潜伏期即具有传染性,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以及婴幼儿,可引起患儿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预防措施:手足口病易在学校出现聚集性发病。家长及老师要注重晨检,检查孩子皮肤和口腔有无异常,注意孩子体温变化;节假日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儿童在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长时间滞留;早期发现并隔离患病儿童,患儿需隔离至症状消失一周后凭复课证明方可返校;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接种EV71疫苗可以预防由EV71病*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

疾病预防我知道

01

注意防寒保暖,随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容易侵入。

02

多喝水。冬季气候干燥,空气中尘埃含量较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要多喝水,让鼻粘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03

勤洗手、科学洗手。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注意强调手的卫生。

04

文明咳嗽、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清洁的手绢或纸巾遮掩口鼻;若一时来不及拿纸巾遮掩,可用手肘腕的衣服遮挡口鼻,因为病*不容易在干燥的衣服上停留;打喷嚏或咳嗽时,千万不能用手遮掩口鼻;吐痰时,痰液用纸巾包好,弃置垃圾桶。

总之,通过有效的措施,完善的防控机制,科学的自我保健方法能预防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确保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

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冬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