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心衰长期服用地高辛安全吗医生告诉你,怎样
TUhjnbcbe - 2021/3/17 6:09:00
常洗手

戴口罩

不聚集冬季疫情严防严控温馨提示

随着季节变换,正是流感、水痘、肺结核以及手足口病等传染病高发时期。在此,提醒广大家长和幼儿适时增添衣物,定期开窗通风,避免聚集活动,做好防疫防控,加强体育锻炼,及早接种相应的疫苗等等。下面是几条健康提醒,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做到平时积极预防,若有症状及早治疗!

01温馨提示——肺结核病1

结核病的症状

肺结核俗称“肺痨”,是由结核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的传染病。属于我国乙类法定传染病。结核菌多侵犯肺组织,但也可以侵犯全身许多组织和器官,因而除引起常见的肺结核病外,还可引起结核性脑膜炎、骨结核、肾结核、淋巴结核和皮肤结核病等,传染性强的主要是肺结核病。

由于肺结核是由肺结核杆菌侵犯肺组织,所以最常见的还是呼吸道症状,其中咳嗽、咳痰是肺结核的最多见的症状。如果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有咯血、痰中带血就应高度怀疑患了肺结核。

传播途径2

结核杆菌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由开放性的病人咳嗽、打喷嚏时散播的带结核杆菌的气溶胶进行传播;其次是经消化道进入体内,还可经皮肤、子宫传播。

预防方式02

温馨提示——预防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大多数患者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是老年人、年幼儿童、孕产妇或有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可能会因肺炎等并发症而发展为重症流感,甚至可能死亡。流感高发时间一般为每年11月到次年3月。每年在流行期前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01流行性感冒是怎样传播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01流行性感冒有什么症状?

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和咳嗽等。

03温馨提示——预防水痘什么是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可经呼吸道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具有高度传染性,秋冬季多发。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以学龄前或刚入小学的儿童发病率最高。水痘的特征患了水痘的人,通常会出现发烧、发痒的红疹,最初这些红疹先是扁平,其后形成突起的小水泡,水痘属于向心性分布,一般前胸、后背会先出,且分布较密集,然后向其他部位蔓延,面部也会比较多,四肢少一些。不过严重时,也可能全身分布。持续3-4天,然后变干、结痂。完全痊愈大约需要2-3周时间。04温馨提示——预防手足口病01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发疹性疾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特别是5岁以下的幼儿发病率最高,这跟孩子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有关。感染病*后,患儿不会立即发病。病*先在体内大量复制,经过3~7天的潜伏期后才进入发病期。抵抗力强的孩子仅会出现轻微症状,甚至没有任何症状出现,而抵抗力弱的孩子就没那么幸运啦,不仅发病迅速,甚至可能出现脑膜炎或脑炎、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02传播途径03手足口病症状有哪些??持续高热:体温(腋温)大于39℃,常规退热效果不佳。?神经系统表现:出现精神差、嗜睡、头痛、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颈项强直(脖子僵硬的感觉)等,极个别病例出现食欲亢进。?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减慢或节律不整。?循环功能障碍: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花纹、心率增快、血压升高。

传染病预防措施

预防小妙招:

1.预防接种:接种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

2.科学穿衣:遵循传统的“春捂秋冻”的规律,初春不要急着脱去冬装,尤其要注意脚部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和体质情况,适时增减衣服。

3.开窗通风: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让室内的空气流动起来,新鲜空气能够去除过量的湿气和稀释室内污染物,以减少患病的机会。让阳光射进室内,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

4.勤洗手: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强调注意手的卫生。

5.坚持锻炼: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因为运动不仅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还提高皮肤调节温度的能力,维护淋巴系统的功能,从而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6.平衡营养:偏食挑食的孩子最容易发生免疫力下降,要想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合理、均衡营养非常重要。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增加含钙量丰富的鱼虾、豆制品,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注意蔬菜水果的摄取,适当搭配粗粮和杂粮,避免高糖分、高脂肪和油炸食品。

7.保证睡眠:晚间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不使孩子过度疲劳,充足的睡眠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抗疾病。

让我们一起预防传染性疾病,守护身体健康!

END扫码
TUhjnbcbe - 2021/3/17 6:09:00
故事要从老赵停药的事情说起。

老赵今年74岁,因患高血压性心脏病合并房颤、慢性心力衰竭0余年了,经常来我这里看门诊。最近他老伴对我说,老赵停用了地高辛,理由是他听别人说长期吃地高辛有副作用,会中*。停药后老赵经常感觉全身乏力,心慌加重。听完家属的这一番话,我发现这个是心衰患者常担心的问题。

首先了解下什么是心衰?哪些疾病可以引起心衰?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它的定义如下。

心力衰竭是多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和(或)功能的异常改变,使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的一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疲乏及液体潴留(肺淤血、体循环淤血及外周水肿)。

通俗来讲,如果把心脏比做是一个“水泵”,每天24小时不停的泵出血液来满足全身代谢的需要和器官供血需求。而心力衰竭则是由于各种原因使心脏的泵血功能发生障碍与减退,输出的血量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泵出的血流也不能顺利回流到心脏,最终导致全身重要脏器的灌注不足,出现各种症状。

几乎所有类型的心脏、大血管疾病均可以引起心力衰竭,比如下列疾病。

冠心病所致心肌缺血、梗死及瘢痕形成是引起心衰的最常见原因,约占46.8%。各种类型的心肌病和心肌炎均可导致心衰,以扩张型心肌病和病*性心肌炎最为常见,其中扩张型心肌病占比高达26.6%。心肌*性损害、糖尿病心肌病也可以引起心力衰竭。心脏负荷异常如原发性高血压、瓣膜和心脏结构异常、心律失常等都可能会引起心力衰竭。有些学者认为心力衰竭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发展到晚期的表现之一。

通常来说,每天服用0.25mg剂量的地高辛是相对安全的。

地高辛作为正性肌力药物的代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历史已经有两百余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服用地高辛时只要把握好剂量,掌握好用药时机,同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是安全的。一般来说,每天服用0.25mg剂量的地高辛,是常规维持剂量。如果是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肾功能损害或体重低的病人,可以隔日给予0.25mg的地高辛作为起始量。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是使用地高辛的最佳适应症。

地高辛使用禁忌:不能与钙注射剂合用、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梗阻肥厚型心肌病(若伴收缩功能不全或心房颤动仍可以考虑)、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或扑动。

注意地高辛与其它药物相互作用。

地高辛与两性霉素、利尿剂如布美他尼合用时,可能易引起低钾血症引起中*。在与抗心律失常如可卡因、钙盐注射剂同用时,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在与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药物合用时,可能导致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的可能。与螺内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合用时,可能会增加地高辛的血药浓度。

地高辛中*了会出现哪些症状?

地高辛中*实际上和很多因素相关,特别是患者出现心肌缺血、低血钾症、甲状腺功能异常、肝肾功能异常时更容易发生。中*可表现为各类心律失常,以室性早搏为主,伴有二联律多见,也可出现传导阻滞的现象。有些患者还表现为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差。还可能出现*视、绿视的现象等。

用药期间应定期至专科医师复诊。

长期服地高辛的心衰患者要定期至专科医师处复诊,测量血压、心率的情况,必要时还要复查心电图。也要定期监测电解质、肝肾功能及心脏彩超的情况,严密观察用药安全。如怀疑出现洋地*中*时,可以进行地高辛血药浓度测定。患者用药剂量应个体化。

总之,地高辛只要使用得当,引起中*的概率总体来说并不高,可以安全服用。您现在明白了吗?

小编猜你还想看:

快保存!种常用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中成药

冠心病很怕“一种水”,往水里加一勺,血管好了,头晕也没影了

心脏不好,血管堵不堵脚先知道,几种异常暗示血管已堵,医院就来不及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衰长期服用地高辛安全吗医生告诉你,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