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的升高,也到了手足口病高发期,如何预防手足口病?如果得了病,要怎么办?
什么是手足口病?根据杭州市疾控中心监测数据,全市手足口病发病呈双高峰曲线,每年的5-6月为发病第一高峰,9-11月出现发病小高峰。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多数患者症状轻微,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神经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样,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唾液、疱疹液、粪便和呼吸道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口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等引起感染。饮用或食入被病*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
哪些人易患手足口病?手足口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5岁以下儿童居多,尤其是3岁以下宝宝多发。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容易造成幼儿聚集性发病。成人也可感染,感染后会传播病*,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多以发热起病,一般38℃左右(症状轻者可不出现发热),同时在口腔、手、足和臀部出现皮疹,或出现口腔内溃疡、粘膜疱疹。部分病人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发展迅速,持续高热,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严重并发症,可引起死亡。大多数手足口病患儿症状轻微,多在7至10天即能痊愈,预后良好。
家长们在手足口病流行期密切观察孩子,如果发现孩子有手足口病症状,医院治疗哦!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做好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后要洗净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室内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流行期间尽可能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与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加强孩子的营养,注意让孩子休息好,加强体育锻炼,适当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在流行高峰期来临前及时给6月龄至5岁儿童接种手足口病疫苗(预防由肠道病*EV71型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是预防手足口病重要措施。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每天晨起检查孩子手心、脚心和口腔等部位有无异常,注意孩子体温变化。
得了手足口病怎么办?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和其他孩子接触玩耍。一旦出现突然高热或神志不清、昏睡、肌肉或身体抽动、呼吸困难等,医院就诊。
要注意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患儿的唾液等分泌物要包好丢到垃圾箱,粪便消*后再排走。看护人接触孩子、替换尿布前后要及时洗手,孩子的衣物、被褥、餐具等保持卫生,玩具及时消*。家中要勤开窗通风,搞好家庭卫生。在校儿童得病后不要着急去学校,要在全部病症消失后一周再去学校复课。
(来源:健康杭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