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已经到来,近来苏大附儿院发热门诊中,每天散发新增的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患儿近百例,这还不包括分散到其他内科医生处就诊的患儿。”该院医生介绍。3岁6个月的可可最近两天总是怕吃饭,睡觉也不安稳,家长以为是天气闷热的原因,就没有多在意。早上,妈妈在给可可穿衣服的时候,觉得可可额头有点烫,一量体温竟然有38.9℃,赶医院。后经检查,可可喉咙红肿,但当时仍没确诊,直到第二天,可可高烧达39.5℃,再看喉咙,已经长出很多疱疹,这才被确诊为患上了疱疹性咽峡炎。昨天,医院儿科门诊了解到,最近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开始增多,医院儿科主任王永清介绍,近日每天门诊接诊的小患者中,有五分之一是咽峡炎,症状表现都是高热、流口水、食欲不佳等。据悉,每年5月到7月是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发病高峰,这主要与气温上升、雨水较多,湿热的环境适合肠道病*的生存和传播有关。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其实同属肠道病*引发的感染性疾病只是病*类型和发病部位不同、?疱疹性咽峡炎的典型症状出现在咽部,或靠近喉咙口软腭部位,表达能力不清楚的婴幼儿可能因疼痛出现流口水、吞咽功能不佳、哭闹等表现。?而手足口病表现的患儿除了口腔溃疡分布广泛外,还可累及手、足、臀、关节等皮肤部位出现斑丘疹或疱疹。?此外,相对手足口病来说,疱疹性咽峡炎发生脑炎、心肌炎、肺功能障碍等重症更加少见,患儿绝大部分是良性过程。医院儿科主任张又祥表示,根据往年的流行趋势判断,广东每年有两个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4~7月和9~10月。一到4月份,手足口病的患儿就会急剧增加。“今年还有个新特点,患儿发病表现为手足口病的不多,但是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的特别多,这可能与每年流行的病*血清型不同有关。”医生表示。图/广州日报疱疹性咽峡炎有什么特点?
医生提醒,疱疹性咽峡炎刚发病时和普通感冒的症状相似,有的孩子病初会有流涕咳嗽表现,所以应当注意口腔检查,当有疑似表现时,应及时就诊评估。一旦有接触病史,潜伏期短,大多3到5天内即可发病,潜伏期大于1周的少见。疱疹性咽峡炎有一定的自限性,绝大部分经过一至两周能自行恢复,高热等表现大都3天左右后能自己恢复。但感染了柯萨奇病*A16型(CoxA16)和肠道病*71型(EV71)的部分患儿会出现重症,3岁及以下的孩子发生重症的可能性较大,死亡病例也集中在这个年龄段。因此,张又祥提醒家长们,如果孩子在这个年龄段,确诊了手足口病,出现了持续高烧不退(38.5℃以上、24小时以上),即使口服退热药也很难退热、四肢抖动甚至抽搐、精神萎靡或者昏迷等症状,都是在发出重症预警,医院就诊。如何预防、管理?
王女士告诉记者,家长群中提醒,要把孩子的被子带回家清洗。医生解释,手足口病等肠道病*主要通过粪-口、口-口传播,幼儿园的孩子免疫力比成人弱,如果接触了患者鼻咽分泌物、唾液、疱疹液,以及被污染的玩具、食品、床上用品等物品,就很容易被传染发病,出现聚集发病现象。因此孩子放学后要及时清洗消*手部,家长要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家中有两个孩子的,食品和餐具要注意区分,不要混用。目前疱疹性咽峡炎同手足口病一样管理,需要居家隔离10天以上。防重症:接种疫苗是有效预防手段
据介绍,只有少数手足口病患儿会出现无菌性脑膜炎、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重症。“肠道病*71型(EV71)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的主要病原体,除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外,6月龄以上儿童接种疫苗,可以有效地减少手足口病重症的发生。”医生建议,对待手足口病,家长要重视但是不要恐慌。无论得了哪种病*引起的手足口病,只要及时就诊,积极配合治疗,多数都可以痊愈。■说明:本文由京津杂谈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请联系删除■部分信息整理自:江苏新闻、广州日报、腾讯新闻▲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