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新冠疫苗接种正在取得进展,近万人至少接种了一剂疫苗,约万人已经得到充分保护。在德国的大部分华人应该已经完成了首剂疫苗注射。值得注意的是,Biontech和Moderna疫苗接种者报告称,第二剂接种后的反应比对第一次反应更加剧烈。
首先,必须区分疫苗反应和副作用并非一回事。
疫苗反应:不舒服但不危险
注射疫苗后几小时出现的症状只是疫苗接种反应,通常不会持续超过两天时间。在短时间内可能出现非常不舒服的情况,通常是无害的。
疫苗反应还应区分注射部位的局部反应(疼痛、发红、肿胀)和全身反应。例如,这些包括疲倦、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或发烧和发冷。这些都是从其他疫苗接种中也已知的反应。根据联邦健康教育中心(BZgA))的说法,副作用通常在接种疫苗后4到16天发生。它们可能会带来健康问题。BZgA建议,在出现持续性头痛或偶尔的皮肤出血等情况下应前往医生处咨询。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还提出了非常罕见的心肌炎的症状警告,这包括胸痛、心脏颤动和呼吸急促。
联邦卫生部在一份信息表中总结了Biontech和Moderna的mRNA疫苗的常规疫苗反应清单。
年轻人受影响更大
与今年头几个月相比,现在报告疫苗接种反应强烈的人数更多,一方面是由于现在每周注射疫苗数量明显增加,另一方面,二次疫苗接种的人数急剧增加。此外,越来越年轻的年龄组接种了针对新冠疫苗,他们表现出更多的疫苗反应。
美国的mRNA疫苗接种运动比德国更早开始,美国卫生当局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通过智能手机应用程序(V-safe)手机接种疫苗的人的反馈。大约83%的年轻接种者(18-55岁)对Biontech疫苗表现出全身反应,而在老年人中这一比例略低于71%。82%的18至64岁的人和72%的老年人接种了Moderna疫苗后,也出现了相应的症状。
疲劳、头痛和肌肉疼痛
接种第二剂后,疫苗反应发生的频率要高得多。接种Biontech疫苗,13.7%的人在第一次注射后发烧,15.8%在第二次注射后发烧。而两次注射后打冷颤症状差异特别大,第一次为14%,但是第二次接种后出现几率为35.1%。第一次或第二次接种后,肌肉疼痛分别为21.3%和37.3%,头痛为41.9%和51.7%。最常见的疫苗反应是疲劳,在第一次之后超过47.4%,在第二次之后达到59.4%。腹泻反应是个例外:第一次接种后发生的频率比第二次高,为11.4%,第一次为10.4%。
Moderna两次接种反应差异较大
Moderna疫苗的差异更大。第一次注射后只有0.9%发烧,第二次注射后有17.4%发烧。第一次接种疫苗后打寒战仅为9.2%,但是第二次接种后,竟然高达48.3%。
和Biontech疫苗的腹泻反应不一样,Moderna疫苗接种后会出现恶心症状,两次接种后分别会有9.3%和21.3%几率会感觉难受。第一次注射后肌肉疼痛为23.7%,第二次后为61.3%。头痛和恶心的差异同样明显。第一次接种后,头痛35.4%,恶心38.5%;第二次接种后头痛62.8%,恶心67.6%。
身体做出自己的反应
美国传染病学家DebraPowell在Healthline杂志对疫苗接种的不同反应做出解释,“第一次接种疫苗会教会身体如何对病*做出反应。”有了抗体和能识别第一剂病*蛋白的记忆T细胞,免疫系统的反应往往会在第二剂时更加强烈。
亥姆霍兹感染研究中心疫苗学和应用微生物学系主任CarlosGuzmán在ZDF表示,第二次接种后的症状可以说是一个好兆头。表明疫苗接种有效。
没有接种反应也不算问题
那些完全没有或只有轻微产生了疫苗接种反应的人也不必担心疫苗保护不够好。免疫学家TimoUlrichs说,即使在接种疫苗后的前两三天没有任何反应,免疫系统还是会发生反应并形成抗体。
病*学家SandraCiesek在NDR播客上说:“我们不知道为什么有些接种疫苗的人会出现症状而其他人没有。”疫苗接种反应的强弱与个人的免疫反应肯定存在联系。如果没有疫苗接种反应,并不就意味着保护作用薄弱。
目前还没有关于疫苗接种反应与产生抗体量的相关性的真实数据。为了查明这个关系,保罗·埃利希研究所(PEI)已于4医院合作一起对名医院员工进行了一项研究。该研究结束时间为年12月1日。
德国热线青春号
DOLC